ID: 22414745

浙教版(2024)七下科学丨第3章 物质的特性 思维导图及易错题总结(含解析)

日期:2025-04-02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学案 查看:73次 大小:60397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4
特性,总结,错题,及易,导图,思维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七下科学丨第三章 物质的特性 思维导图及易错题 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其中错误的是(  )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大小随温度升降而改变 B.“酒香不怕巷子深”,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C.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mL,说明分子间有空隙 D.湿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容易晾干,说明分子的运动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 在实验课上,小米在使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首先观察到天平的最小砝码为5克,接下来小米未将游码移到零刻度处即开始调节平衡螺母,将天平调平衡后,在右盘加上20克砝码,正好使天平达到平衡。此时小米的同桌小李刚从教室外回来,小李主动要求读数,于是小李根据正常的方法读得天平的示数为22克,则所称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A.20克 B.18克 C.22克 D.25克 通过实验,得到了a、b、c三个实心体的m﹣V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  ) A.a物质的密度最小 B.a物质的密度是c的两倍 C.b物质的密度是1.0×103kg/m3 D.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小朱要测量食盐的密度,但由于食盐易溶于水,因此不能用排水法测量食盐体积,于是他进 行如下实验,请回答有关问题: (1)小朱用托盘天平称取一定量的食盐,当天平平衡时,砝码的质量和游码位置如甲所示。据图甲可知,称取的食盐的质量为    克。 (2)按图乙的方式直接测量(1)食盐的体积。据乙方法测得的体积值    (选填“偏大”“偏小”或“等于真实值”)。 (3)小滨查阅资料寻找更加精确的测量密度的方法:已知在20摄氏度时,20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7.2克的食盐。小滨在烧杯中用20克水和7.2克食盐配制了食盐水(室温为20摄氏度);用量筒量取20毫升该食盐水;向量筒中再加入11克食盐,此时量筒的示数如图丙所示。计算该食盐的密度是多少克/厘米3。    。(请列式计算,且结果精确到0.01) 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块金属加热到相同的温度后,放到上表面平 整的冰块上。经过一段时间后,冰块形状不再变化,状态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最终三金属块的温度不同 B.最终三金属块放出的热量相同 C.冰熔化时的温度可能高于0℃ D.丙的比热容一定大于甲、乙的比热容 无论是酷暑还是严冬,在使用冷暖空调的房间的窗户玻璃上,一般会出现凝结水珠的现象。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B.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小水珠总是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C.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 D.夏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外表面,冬天小水珠凝结在窗户玻璃的内表面 下列俗语与物质的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真金不怕火炼 B.百炼方能成钢 C.纸里包不住火 D.玉不琢不成器 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港珠澳大桥正式通车,港珠澳大桥桥梁工程的用钢量达42 万吨。 (1)钢的密度为7.9×103千克/米3,其物理意义是   。 (2)小应想通过实验测得钢的密度,他在实验室找到一块钢块,用天平测出这块钢块的质量是39.2克,测得装满水的烧杯的总质量是360克;然后用细线系着把这块钢块浸没在烧杯中,当烧杯停止排水后再取出钢块,接着测得烧杯和剩余水的总质量是355克,按小应的实验数据,这个钢块的密度是多大?(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二位小数)。 小金利用图甲所示装置对100克冰加热。他每隔相同时间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并观察物质的状态,图乙是他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图丙是另一位同学用同样的加热器完成同一实验时绘制的温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请回答以下问题(已知:冰的比热是水的一半): (1)在实验中,将试管放入烧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