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品读细节描写手法,感受平凡人物风采 新修订统编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本单元选编的四篇课文,讲的都是普通人的故事。这些人没有传奇的经历、辉煌的事业,也没有豪迈的语言,但他们仍然带给我们深深的感动,一种平实、真切、直抵内心深处的感动。因为在他们身上,有着朴素的爱和单纯的善,有着平凡的向往和坚定的追求,还有着自信和智慧。具体来看,《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散文的代表作之一,在文中,鲁迅先生深情回忆了童年的保姆阿长,表达了对这位命运不幸却仁厚善良的女性的感激和怀念。《山地回忆》讲述了抗日战争期间,“我”与妞儿一家之间的交往故事,展示了在艰苦的战争年代,八路军与当地人民之间深厚的鱼水情,表现了中国人民乐观、坚韧、淳朴的品格。《台阶》讲述“父亲”建新屋修台阶的故事,引发读者对物质期待与精神追求错位现象的多元思考。《卖油翁》则讲述了一个充满大智慧的小故事,深入浅出地阐明了“熟能生巧”的道理,凸显了卖油翁从实际劳动经验而来勺睿智和从容。写作部分,本单元聚焦于“抓住细节”的写作技巧。细节描写是文学创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生动地展现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增强文章的真实感和感染力。通过学习这一写作技巧,学生能够在写作中更加细腻地刻画人物形象,使文章更加生动、具体。 单元整体设计的核心任务:班级举行“小人物、大情———寻找身边可爱平凡人”主题活动,抓住细节抒写人物典型事迹,表现人物典型特征,完成一篇写人叙事类文章。学习过程按照“单元导读”“单篇精读”“整合联读”“读写共生”“单元小结”五种课型展开学习,逐层深入,学以致用。 【单元知识建构】 【课标导向】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第四学段(7~9年级)的课程目标,在“阅读与鉴赏”中要求引导学生,“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欣赏文学作品,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 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能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在“表达与交流”中要求学生“写作要有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受、体验和思考,力求有创意”。 在课程内容中,本单元的课文契合“发展型学习任务群”中“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的要求,其第四课段(7~9年级)旨在引导学生“阅读表现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古今优秀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学作品,学习欣赏、品味作品的语言、形象等,交流审美感受,体会作品的情感和思想内涵”。 在第四学段(7~9年级)的“学业质量描述”中要求学生能够“在阅读过程中把握主要内容,并通过朗诵、概括、讲解等方式,表达对作品的理解;能从多角度揣摩、品味经典作品中的重要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能通过对阅读过程的梳理、反思,总结不同类型文学作品的阅读经验和方法,能与他人分享自己获得的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综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课程评价都要求,在学习人与社会、人与他人的优秀文学作品时,应关注人物描写、关键语句和人物精神三个方面的内容。 【学情分析】 七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秋天的怀念》《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等有深度的叙事类文章,对于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梳理行文思路、理解文章主旨及比较完整地叙写事情,都有了一定的经验积累。但学生在分析细节描写和关键语句时往往停留在表层,无法深入细致地进行分析,立体多元地分析人物精神。因此,细节描写、关键语句和理性辩证地分析人物精神是本专题设计的学习内容。 【单元学习目标】 1.了解普通人的生活和故事,体会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彰显的人性之美和民族品格,获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