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济南的冬天 第一课时 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清·刘凤诰 时序更替,四季轮回,春夏秋冬都是美不胜收的。老舍先生曾经在《济南的秋天》中写道:“上帝把春的艺术赐给了西湖,把夏的艺术赐给了瑞士,把秋天和冬天全赐给了济南。”在他看来,济南的秋天和冬天是最美的;在他的笔下,济南的秋天和冬天如诗如画、别具风韵,今天就让我们随老舍先生,一同走进济南的冬天吧! 学习目标 1.继续训练朗读,掌握重音和停连的要领。难点 2.学习课文抓住景物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体会景物描写中融入的作者的感情。重点 3.品味课文精美的语言。重点 4.学习比喻和比拟的修辞方法。难点 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满族,作家。曾被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他的作品很多,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戏剧《茶馆》《龙须沟》等。 作者简介 老舍曾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与济南这座城市结下了深厚的情缘。在济南这座朴实无华、文化底蕴深厚的老城里,老舍的性格与当地淳厚的民风十分契合,耿直豪爽的济南人更与他意气相投,于是他广交朋友,这里很快便成了他文学创作的一片沃土。本文是老舍先生1931年春天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时写成的。 写作背景 写景散文的写作顺序一般为由近到远,由远到近,由面到点,由点到面,由整体到局部等。一般写景散文都抓住景物特点,按照空间变换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方法,把观察点的变化交代得清清楚楚,这使得文章层次更加明晰,结构更加完整。 文体知识 重点字音 jǐ dūn xiāng jì chǎng kān zhù zǎo chéng jì 济南( ) 伦敦( ) 镶上( ) 奇迹( ) 宽敞( ) 看护( ) 贮蓄( ) 水藻( ) 澄清( ) 髻儿( ) (j ) (quān) (jì) (juàn) (zhuó) (báo) (zhe) (bó) (kān) (zhù) (kàn) (ch ) 多音字 济南 围了一个圈 救济 羊圈 着落 薄雪 看着 薄弱 看护 贮蓄 看见 储蓄 重点词语 晴朗无云。 温暖晴朗。 安静而舒适。 安适、安逸辨析:两个词都有“舒适”的意思,“安适”指安静而舒适,着重于“适”,适合之意,感到舒适,多形容生活与环境。如:经过长时间拼搏后,他终于过上了安适的生活。“安逸”着重于 “逸”,指安闲舒适,在一定语境中含贬义,如:安逸的环境容易让人产生惰性。 1.响晴: 2.温晴: 3.安适: 重点词语 可以依靠或指望的来源。 清秀,文中形容小山秀美小巧。 灵活而不可捉摸。 4.着落: 5.秀气: 6.空灵: 听读课文 导图范例 第二课时 1. 作者要写济南的冬天,开头为什么要写北平、伦敦和热带? 【答案】第一段作者拿济南与北平、伦敦、热带作对比,突出济南的冬天无风声、无浓雾、无烈日,突出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并直接抒发赞美之情,赞誉济南是个“宝地”,为下文写济南的山、水、天作铺垫。 2.“设若单单是有阳光,那也算不了出奇”,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这是个重要的过渡句,在总写了对济南冬天印象之后,转到下文对济南冬天山、水、天的描写。 3.“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效果? 【答案】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老城人格化,使之带有生命的感觉和意味,烘托出一种舒适温暖的优美意境,流露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无限喜爱,表达出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赞美之情。 4.作者主要运用什么顺序来写雪后的山景?这样写什么好处? 【答案】作者在写景时,主要按从高到低,即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间顺序层层铺写,将雪的光、色、态一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