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10 第3~4章滚动练习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2024·潍坊高一期中)有关“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探究历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格里菲思依据DNA保持了亲子代之间的连续性,提出“转化因子”可能是DNA B.艾弗里分别添加蛋白酶、RNA酶或酯酶处理细胞提取物,运用了“减法原理” C.赫尔希和蔡斯实验采用了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技术,体现了实验设计的对比思想 D.从烟草花叶病毒中提取的RNA能使烟草感染病毒,证明RNA是遗传物质 2.(2024·潮州高一期中)如图是T2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部分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搅拌的目的是使吸附在细菌上的噬菌体与其分离 B.该实验若搅拌不充分,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C.该实验结果上清液放射性较高,沉淀物中放射性较低 D.为获得含35S标记的T2噬菌体,可用含35S标记的培养基培养 3.(2024·长沙高一期中)在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的实验中,将烟草花叶病毒(TMV)放入水和苯酚中振荡,实现TMV的蛋白质和RNA分离,再分别去感染烟草。如图为TMV感染烟草实验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本实验和格里菲思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的思路一致 B.TMV的遗传信息储存在核糖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中 C.TMV以自身的RNA为模板,在TMV的核糖体中合成蛋白质 D.本实验说明TMV的遗传物质主要是RNA,不是蛋白质 4.M13噬菌体是一种丝状噬菌体,内有一个环状单链DNA分子,它只侵染某些特定的大肠杆菌,且增殖过程与T2噬菌体类似。研究人员用M13噬菌体代替T2噬菌体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M1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中含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 B.M13噬菌体的遗传物质热稳定性与C和G碱基含量成正相关 C.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的放射性与搅拌是否充分关系不大 D.若该噬菌体DNA分子含有100个碱基,在大肠杆菌中增殖n代,需要C+T的数量为50(2n-1) 5.如图为某DNA分子的部分平面结构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分别表示核糖、磷酸,与碱基T一起构成一个核苷酸 B.⑤是氢键,③是连接DNA单链上2个核苷酸的磷酸二酯键 C.解旋后的DNA分子不具有规则的双螺旋结构,并失去复制功能 D.双链DNA分子中,若一条脱氧核苷酸链中G+C=28%,则DNA分子中A占36% 6.(2024·大连高一期中)如表为几种生物体内的DNA中各种碱基的比例统计结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生物 猪 牛 器官 肝 脾 胰 肺 肾 胃 (A+T)/(C+G) 1.43 1.43 1.42 1.29 1.29 1.30 A.猪、牛DNA的多样性就是由(A+T)/(C+G)不同引起的 B.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细胞的DNA中嘌呤、嘧啶比例约为1 C.同种生物不同器官细胞的DNA中(A+T)/(C+G)基本相同,说明DNA的碱基组成具有一致性 D.牛的肾脏细胞的核酸中(A+G)/(C+T)的值可能大于1 7.(2024·承德高一期中)如图表示DNA分子的平面结构,两条链分别含有15N、14N,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同位素15N只能被标记在四种碱基上 B.DNA在细胞中复制时需要破坏结构④ C.沃森和富兰克林共同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 D.DNA分子中②所示碱基对所占比例越高,稳定性越强 8.(2024·白山高一期中)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tRNAyALa)是从酵母中提取出来的运送丙氨酸的转运RNA。科研人员利用化学和酶促相结合的方法,人工合成了整分子的tRNAyALa,人工合成tRNAyALa后,需对其部分进行折叠,以形成三叶草形tRNA分子,进而使其具有完全生物活性。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RNAyALa中存在反密码子,其一端接受丙氨酸 B.tRNAyALa是单链,因此其分子内部不存在碱基对 C.人工合成tRNAyALa时,需要用到的物质有核糖核苷酸、酶、ATP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