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楚国有个猎户,上山打猎回来,发现自己的弓丢了。家人催促他赶快上山找回来,可猎户却若无其事地说:“算了,楚人丢了,楚人捡,还去找什么?” 事情传到鲁国,孔子说:“如果去掉‘楚’字,说‘人丢了,人捡’ ,就更有意义了。” 庄子知道了此事,他说:“如果再去掉一个‘人’字,说成‘丢了,捡了’ ,其意义就更大了。 猎户失弓 猎户失弓一事,体现了三个层次的思想境界。 猎人面对损失,想到只要是国人能从自己的损失中获利就不是损失,这是胸怀国家的思想境界; 孔子认为只要有人能从自己的损失中获得利益,就不是损失,这是胸怀世界的思想境界; 庄子认为自己的损失能使任何事物获利都不算损失,这种境界已经超出人的范畴了。 如果按冯友兰先生的哲学观点,猎人的思想境界是道德境界;孔子的是道德境界中的最高境界;庄子的则是天地境界。 高中语文 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单元 1、了解庄子及其作品《南华经》 2、掌握重点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 3、鉴赏《庄子》借助寓言增强说理趣味性的写作方法,理解文中表达的观点及其现实意义。 学习目标 活动一 姓庄,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人。战国中期,道家学派代表人物,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与老子并称“老庄”。 一生率性,崇尚自然,非毁礼法,傲视王侯。生活贫困,以编草鞋为生,淡泊名利,以清静修道为务,楚威王曾以厚礼请他担任相国,被他拒绝,终身不仕,追求精神自由。 主要作品有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所著《庄子》,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等。 庄 子 作者简介 《庄子》其书 汉代以后,尊庄子为南华真人,因此《庄子》亦称《南华经》。其书与《老子》《周易》合称“三玄”。 现存33篇,其中内篇7篇,外篇15篇,杂篇11篇。其内容丰富,博大精深,涉及哲学、人生、政治、社会、艺术、宇宙生成论等诸多方面。 《庄子》的散文想象奇特,结构变化多端,文字汪洋恣肆,意象雄浑,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庄子》是庄子及 其后学所著道家经文 《庄子》不仅在先秦诸子中独具一格,而且对嵇康、阮籍、陶渊明、李白、苏轼、曹雪芹乃至鲁迅、郭沫若等后世著名作家的思想和创作,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寓言这一文学形式及其定名,即从庄子开始。其中《螳臂挡车》《东施效颦》等寓言故事,至今仍常为人所称引。 作品评价 鲁迅评价:其文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熟知庄子的成语: 1.庄周梦蝶 庄周梦蝶,谓之“物化”,比喻形神俱忘的境界;与天地共生,与万物共容。 2.目无全牛 比喻技艺达到炉火纯青之境。 3.游刃有余 比喻一个人做一件事情十分熟练,不需要耗费什么力气。 4.相濡以沫 比喻人们在困境之中以微弱的力量相互救助。然而庄子认为与其痛苦地“相濡以沫”,不如快乐地“相忘于江湖”。 5.盗亦有道 盗贼自古名声不好,但是盗亦有道,有他们自己的一套准则。 6.螳臂当车 这个成语比喻不自量力之人,同时说明去做远远超越自己能力的事情,必然失败。 7.夏虫不可以语冰 和夏虫去谈论冰雪,对夏虫而言简直是天方夜谭。 8.白驹过隙 比喻时间过得极快,恍惚而已。 9.君子之交淡若水 君子之交,纯乎精神之交,犹若清水,表面平淡无奇,实则深邃无比。 10.知其一,不知其二 比喻对于事物的认知存在局限性,了解不全面。 熟知庄子的成语: 知人论世 相关链接 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无神论和天道观 在人类的婴儿期,人们认为,天也就是大自然的万事万物,都是神创造的,天就是上帝或者说是帝。而道家的创始人老子否定了这种理论。老子说天是道的产物。庄子认为,道是无处不在的,但道又是没有具体形态和意志的,道是产生天地万物的本原。 庄子的思想 ———认识论 所谓认识论简单来说有两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