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道德与法治 统编版●x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三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8课《大家的“朋友”》的第1课时,主题为“认识我们的‘朋友’”。本课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公共设施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以及它们如何为我们的生活提供便利,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对公共设施已经有了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性和深入性的认识。他们可能知道一些常见的公共设施,但对其作用和意义了解不够深入。因此,本课需要通过具体、生动的例子和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公共设施的认识和理解。 核心素养分析 政治认同:无直接关联,但隐含在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中。 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爱护公共设施、尊重他人劳动成果的道德品质。 法治观念:引导学生了解公共设施受法律保护,破坏公共设施是违法行为。 健全人格:通过了解公共设施的作用,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责任意识:强调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护公共设施是每个人的责任。 教学重点 认识公共设施的种类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公共设施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教具准备 公共设施图片、视频资料、小叮当旅行故事图片、设计用纸和笔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公共设施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设施在我们生活中有什么作用?”引出本课主题“认识我们的‘朋友’———公共设施”。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教师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出本课主题。 二、讲授新课 第一模块:认识我们的“朋友” 1. 公共设施介绍 教师活动:介绍公共设施的定义和常见种类,如分类垃圾箱、交通信号灯、护栏、公用电话等,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观看图片和视频资料,了解公共设施的种类和作用。 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介绍和多媒体资料的展示,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公共设施的种类和作用。 2. 公共设施作用展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选择一种自己熟悉的公共设施,用说或表演的方式展示其作用。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选择一种公共设施进行展示,其他同学认真观看并评价。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展示活动,加深对公共设施作用的理解和记忆。 3. 小叮当旅行遭遇 教师活动:讲述小叮当在没有公共设施的国度旅行的遭遇,并展示相关图片。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观看图片,思考小叮当还会遇上哪些不方便,并尝试接着讲下去。 设计意图:通过小叮当的故事,让学生认识到公共设施在生活中的重要性,以及没有公共设施会带来的不便。 4. 新型公共设施设计大赛 教师活动:组织“新型公共设施设计大赛”,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设计一种新型公共设施或对现有公共设施进行改进和完善。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设计新型公共设施或改进方案,并在全班展示和介绍。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加深对公共设施作用的理解和认识。 三、课堂练习 设计三道与公共设施相关的单项选择题和三道判断题,如“以下哪个是公共设施?”“破坏公共设施是违法的吗?”等。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并及时纠正错误。 四、课堂小结 教师活动: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公共设施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以及保护公共设施的责任和意识。 学生活动:回顾所学内容,思考自己能为保护公共设施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公共设施重要性的认识,同时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护公共设施的意识。 板书设计 8、公共设施介绍 1. 定义 2. 常见种类 二、公共设施作用展示 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