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52310

6.2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 课时作业 (含答案)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2024)下册

日期:2025-04-20 科目:数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5次 大小:331817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2024,北师大,数学,七年级,答案,作业
  • cover
6.2用表格表示变量之间的关系—七年级数学北师大版(2024)下册同步课时作业 1.下表是不同的海拔高度对应的大气压强的值,仔细分析表格中数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海拔高度/m 0 1000 2000 3000 4000 5000 6000 7000 8000 大气压强/kpa 101.2 90.7 80.0 70.7 61.3 53.9 47.2 41.3 36.0 A.当海拔高度为2000 m时,大气压强为70.7 kpa B.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大气压强越来越大 C.海拔高度每增加1000 m,大气压强减小的值是变化的 D.珠穆朗玛峰顶端(海拔高度为8848.86 m)的大气压强约为45 kpa 2.实验测得气温与音速的一些数据如下表,则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气温x() 0 5 10 15 20 音速y(米/秒) 331 334 337 340 343 A.在变化中,气温是自变量,音速是因变量 B.y随x的增大而增大 C.当气温为时,音速约为346米/秒 D.气温每升高,音速增加3米/秒 3.某地区用电量与应缴电费之间的关系如下表: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用电量(千瓦/时) 1 2 3 4 … 应缴电费(元) 0.55 1.10 1.65 2.20 … A.用电量每增加1千瓦/时,电费增加0.55元 B.若用电量为8千瓦/时,则应缴电费4.4元 C.若应缴电费为2.75元,则用电量为6千瓦/时 D.应缴电费随用电量的增加而增加 4.某科研小组在网上获取了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与空气温度关系的一些数据(如下表): 温度/℃ 0 10 20 30 声速/ 318 324 330 336 342 34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这个变化中,自变量是温度,因变量是声速 B.温度越高,声速越快 C.当空气温度为时,声速为 D.当温度每升高,声速增加 5.弹挂上物体后伸长,已知一弹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之间的关系如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物体的质量() 0 1 2 3 4 5 弹簧的长度() 10 12.5 15 17.5 20 22.5 A.在没挂物体时,弹簧的长度为. B.弹簧的长度随物体的质量的变化而变化,弹簧的长度是自变量,物体的质量是弹簧的长度的函数 C.在弹簧能承受的范围内,所挂物体的质量每增加,弹簧的长度就增加 D.在弹簧能承受的范围内,当物体的质量为时,弹簧的长度为 6.在《科学》课上,老师讲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及液体的沸点时,好奇的小红同学准备测量食用油的沸点,已知食用油的沸点温度高于水的沸点温度,小红家只有刻度不超过的温度计,她的方法是在锅中倒入一些食用油,用煤气灶均匀加热,并每隔测量一次锅中油温,测量得到的数据如下表: 时间 0 10 20 30 40 油温 10 30 50 70 90 小红发现,烧了时,油沸腾了,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热,油的温度是 B.估计这种食用油的沸点温度约是 C.在一定范围内,每加热,油的温度升高 D.加热,油的温度是 7.高原反应是人到达一定海拔高度后,由于机体对低压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不足而引起的,下面是反映海拔高度与空气含氧量之间关系的一组数据: 海拔高度/m 0 1000 2000 3000 4000 空气含氧量 299.3 265.5 234.8 209.6 182.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海拔高度是自变量,空气含氧量是因变量 B.在海拔高度为的地方空气含氧量是 C.海拔高度每上升,空气含氧量减少 D.当海拔高度从上升到时,空气含氧量减少了 8.某学习小组利用同一块木板,测量了小车从不同高度下滑的时间,他们得到如下数据: 支撑物高度h() 小车下滑时间t(s)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当时, B.随着h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 C.h每增加,t减小 D.随着h逐渐变大,小车下滑的平均速度逐渐加快 9.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在弹簧的承受范围内,弹簧挂上物体后会伸长,测得一弹簧的长度与所挂的物体的重量间有下表的关系: 0 1 2 3 4 5 20 21 22 则所挂物体重量每增加,弹簧长度增加_____. 10.火星探测车是在火星登陆用于火星探测的可移动探测器,为人类了解火星做出了巨大贡献.为应对极限温度环境,火星车使用的是新型隔温材料———纳米气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