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音乐诗剧《清贫》 第六单元 综合艺术表演舞台 第一课时 (湘教版)七年级 下 01 本课目标 02 新课导入 03 新知讲解 04 课堂拓展 05 课堂评价 06 课堂总结 本课目标 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 文化理解 利用舞台剧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创造力与表现力 通过舞台实践,锻 炼其语言表达的艺术性与感染力,重点学习声音、肢体、情感的表现方法和技能。 深入了解方志敏的英雄事迹,感受其革命情怀与高尚道德,增强爱党、 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背景介绍 欣赏大型纪录片《绝笔》(信仰篇)方志敏片段。思考:视频中呈现的 主人公是谁?他用敌人劝降的纸笔写下了哪两部代表作品? 同学们观看得非常仔细,视频呈现的主人公是革命烈士方志敏,他用人劝降的纸笔写下了他的两部代表作品《清贫》《可爱的中国》,今天我们一 起来学习根据方志敏烈士遗作《清贫》编写的音乐诗剧《清贫》,了解方志敏的生平事迹,感受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质。 背景介绍 方志敏(1899—1935),江西弋阳人。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杰出的 农民运动领袖。1924 年入党,创建赣东北和闽浙赣根据地,任红十军团军政 委员会主席。1934 年底率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遭敌人重重包围,激战七天 七夜,由于叛徒出卖,于 1935 年 1 月 29 日落入魔爪。在狱中坚贞不屈,表 现出革命者高尚的气节,并留下了《可爱的中国》《清贫》等珍贵手稿。于同 年 8 月 6 日在南昌英勇就义。2009 年,被评选为“100 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 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介绍革命烈士方志敏及《清贫》的创作背景 背景介绍 《清贫》是一篇千字短文。方志敏在这篇文章中描写了被捕那日的经历。 这篇平和而简短的手稿,辛辣地揭露并讽刺了国民党内部贪腐成风的丑态, 展现了共产党人廉洁自好、一心为公的高尚品格。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我多 次读方志敏烈士在狱中写下的《清贫》。那里面表达了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爱和 憎,回答了什么是真正的穷和富,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什么是革命者的 伟大信仰,人到底怎样活着才有价值,每次读都受到启示、受到教育、受到鼓舞。” 介绍革命烈士方志敏及《清贫》的创作背景 初读剧本 完成剧组分工 研读剧本,根据学生人数,可分为多个剧组。每个剧组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 特长进行分工,每组可选出一个导演、三个演员和多个舞美组成员。 组织剧本围读 每个剧组在导演的带领下进行剧本分析,演员分角色朗读剧本,舞美组成员根据剧情需要设计灯光、音乐、布景等。 分析剧本 活动指导:引导学生分组分角色朗读士兵甲、乙与方志敏第一、二段对 话,体会人物性格,形成初步印象。在引导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朗读时,教师 需强调方志敏这一角色的形象:一位对党忠诚、清正廉洁、敢于担当、坚守 革命信仰和革命理想的纯真共产党人。让学生尝试用浑厚又略带一丝疲惫的中音音色,有意识地运用语速、节奏和语调、停顿、重音等技巧来塑造角色 性格,表现角色的思想情感。同时,要突出他与士兵甲、乙角色之间的语言 对比,后者以不屑一顾和嘲讽、粗暴威胁的言辞为特点。 组织剧本围读 组织剧本围读 组织剧本围读 组织剧本围读 组织剧本围读 组织剧本围读 讨论人物性格和人物形象 通过分角色朗读,请你们说说方志敏与国民党士兵甲、乙的人物性格和语言表现,从哪些细节看出方志敏的清贫与无私? 在综合艺术表演的活动设计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开展分小组、 分角色排练,教师应在每组间进行巡回指导,在角色分析、角色形象构思、 角色情绪情感以及性格方面给予具体提示。 深入理解剧本 矛盾冲突:有国民党士兵甲、乙抓获“大人物”期盼得到金银财宝的兴 奋与方志敏的清贫之间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