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61274

21.《庄子》二则同步练习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原卷版+解析版)

日期:2025-04-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14454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语文,解析,原卷版,下册,八年级,统编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1.《庄子》二则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怒而飞(用力鼓动翅膀) 其翼若垂天之云(好像) B.志怪者也(记载) 固不知子矣(固然) C.请循其本(追溯) 亦若是则已矣(这样) D.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全面)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答案】D 【详解】D.句意: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全,完全、完备。故选D。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野马也,尘埃也(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志怪者也(记载) B.怒而飞(愤怒)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气息) C.安知鱼之乐(怎么) 子固非鱼也(本来) D.请循其本(追溯) 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完备) 【答案】B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理解。 B.怒而飞: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怒: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故选B。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海运则将徙于南冥(海水运动) B.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盘旋飞翔) C.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完全,肯定(是这样)] D.请循其本(遵循) 【答案】D 【详解】D.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循”应解释为“追溯”。 二、综合性学习 4.解释下列多义词。 (1)息 (2)名 【答案】(1)①名词,气息,这里指风。②名词,气息。 (2)①名词,名称。②动词,出名,有名。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义的理解。作答时要在理解句子的意义的基础上,结合语境具体分析。(1)组中“息”分别为“名词,风”和“气息”;(2)组中的“名”的意思分别为“名词,名字,名称”和“动词,出名,著名”。 三、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选自《庄子集释》) 【材料二】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未有知其修者,其名为鲲。有鸟焉,其名为鹏,背若太山。翼若垂天之云,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斥鴳①笑之曰:“彼且奚适也?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选自《庄子译注 ) 【注】①斥鴳(yàn):生活在沼泽中的小雀。 【材料三】 上李邕①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②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见余大言皆冷笑。宣父③犹能畏后生④,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①李邕,唐玄宗开元年间渝州刺史。②黛却,激起。③宣父,指孔子。④畏后生,语出《论语 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材料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5.阅读材料一、二,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怒而飞 ②志怪者也 ③未有知其修者 ④负青天 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且适南冥也。 7.请阅读材料一、二,用自己的语言将下面文段的空白处补充完整。 在庄子笔下,“鹏”与“斥鴳”的形象具有相对性。“鹏”的外形 ,而“斥鴳”的外形渺小;“鹏”志存高远,而“斥鴳” ,“斥鴳笑之曰”可以看出,斥鴳对大鹏远飞持有 的态度。 8.阅读材料一、三,在下面表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大鹏”这个意象,出自庄子《逍遥游》,文中这样描写大鹏展翅的场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传承↓创新 李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