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锦瑟 李商隐 你知道这些名句吗? 身无彩凤双飞翼, 。(《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春蚕到死丝方尽, 。(《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巴山夜雨涨秋池。(《夜雨寄北》) 可怜夜半虚前席, 。(《贾生》) 夕阳无限好, 。(《登乐游原》) 君问归期未有期 蜡炬成灰泪始干 心有灵犀一点通 不问苍生问鬼神 只是近黄昏 (李商隐) 导入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诗人李商隐的生平及作品风格特色,理解诗中运用的典故及蕴含的深刻寓意。 思维发展与提升:探究诗歌思想内容,把握作者情感轨迹,深入理解诗作所表达的复杂感情。 审美鉴赏与创造:品味李商隐诗歌绝妙的艺术手法, 文化传承与理解:在反复吟咏中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朦胧美,激发学生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热爱。 知人论世 李商隐(约813年~约858年) 字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晚唐著名诗人,有七律圣手”之称。 李商隐是晚唐诗坛的一颗明星,与杜牧齐名,并称小李杜”,有《李义山诗集》李商隐诗歌构思新奇,婉转缠绵,隐晦朦胧,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被人所传诵。但部分诗歌(以《锦瑟》为代表)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理解,《唐诗三百首》录其诗22首,位列第四。 作者简介: 李商隐遇到他生命中最大的一个贵人的时候,刚刚17岁。这个贵人就是晚唐骈文大家、时任天平军节度使的令狐楚。他的骈文和韩愈的古文、杜甫的诗歌被公认为“三绝” 他让他住进自己的家里,和自己的儿子、侄子一起读书;他带他去见世面,带他拜见自己的好朋友白居易、刘禹锡;他逢人便讲李商隐的才华,甚至让他替自己写呈递给皇帝的公文;他还出钱资助李商隐去参加科举考试,将李商隐推荐给白居易,死后的墓志铭也让李商隐来写。 作者简介: 【牛李党争】 以牛僧孺为党魁的牛党和以李德裕为领袖的李党,他们在政治舞台上轮番登场,互相倾轧,绵延四十年,成为晚唐三大顽疾(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之一。 令狐楚和牛僧孺交好,自然是理所当然的牛党人物。但是李商隐不知道这些潜规则,他只知道好好和令狐楚学习骈文,将来考上进士,能封个一官半爵,为这个风雨飘摇的国家尽一点自己的力量,让吃苦了半辈子的母亲过上好生活,能给李家光宗耀祖。 25岁的李商隐在考上进士后娶了李党泾源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为妻。 【牛李党争】 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到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李党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了他,他却因此而遭到了牛党的排斥。之后李商隐更是在牛李党争的夹缝中艰难求生,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一生。46岁时死在荥阳。 在爱情生活方面,诗人也屡遭不幸。青年时期,他与女道士宋真人(宋华阳)相恋,终因不为礼教和教规所容,无疾而终。与王茂元之女结婚后,夫妻感情甚好,但幸福生活不过十余年,妻子因病亡故。政治上和爱情上的双重不幸,使诗人的诗作常常寄予着深沉的身世之感 晚唐时,朝廷黑暗,以牛僧孺和李德裕为首的两派官僚争斗激烈,这就是史家所谓的“牛李党争”。李商隐17岁以白衣身份入天平军节度使令狐楚的幕府,直到25岁离开。令狐楚是牛党中坚,地位显赫,宪宗时曾位至宰相。开成二年冬,令狐楚死,李商隐失去依靠,于是转投泾原节度使王茂元门下谋食,得王赏识,并成了王的东床快婿。当时,王被视为李德裕一党,李商隐转投王茂元,牛党认为是“背恩”之举,触犯了朋党戒律,因而对他横加打击。开成三年,李商隐应考“博学鸿辞科”,原本已被录取,但牛党从中作梗,复审时李商隐被除去名字。 【写作背景】 【写作背景】 这首诗大约作于唐宣宗大中十二年(858年)。这年诗人46岁,罢盐铁推官后回郑州闲居,不久病故。 这首《锦瑟》,题目依《诗经》旧例取自首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