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卖报歌》教学设计 课程信息 教学设计 教学主题 唱歌课《卖报歌》 一、教材分析 《卖报歌》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音乐中的故事》里的唱歌课。这首歌曲短小精致,由安娥作词、聂耳作曲。歌曲为F宫调式,四二拍,结构短小,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歌曲跳跃的节奏、活泼的音调,生动的刻画出一个天真活泼的报童形象。音乐情绪乐观向上,对未来充满了希望。 二、教法分析 《卖报歌》中的主人公与学生年纪相仿,所以整体比较贴近三年级学生的情感世界和心理特点。本课,老师从歌曲的背景、介绍作者、整体感知、节奏练习、学唱乐谱、分段演唱、整首乐曲演唱、演绎等环节,进行教学,最后想让学生通过掌握报童生活的小环境去了解国家的大环境,通过学习报童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怀。 三、学情分析: 《卖报歌》是学生耳熟能详的歌曲,所以本课的教学重点不在教唱上,而是通过学生对歌曲背景的了解,深刻的理解歌词地含义,有感情的演唱。在学唱的过程中,由于三年级孩子之前接触过节奏、识谱,在教学中主要以学生练习巩固为主;分段学唱时,老师通过第一段的引导学习,后两段放手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理解后演唱及演绎,这样可以很好的让学生参与音乐的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即激发了兴趣,又培养其创造力、表现力,增强群体意识、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 四、教学目标 1、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聂耳。3、通过学习报童的优秀品质,培养学生爱国的情怀。 五、教学重点 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六、教学难点 能用富有表现力的声音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七、教学教具 钢琴,PPT课件、板书、报纸 八、教学流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 故事导入 1. 课前问好歌;2、欣赏《卖报歌》的故事(播放视频)。思考问题:(1)小报童小小年纪为什么要去卖报?(2)小报童为什么要把“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加入歌曲中?(3)《卖报歌》的作者是谁?3、介绍聂耳的生平及代表作品.聂耳,原名聂守信,被称为“人民的音乐家”。他一生在最后两年的时间里共创作37部作品,其中反应工人阶级生活和斗争的歌曲占较大比重,代表作品有:《大路歌》《码头工人》等,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的曲作者。聂耳开辟了中国新音乐的道路,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先驱。 1、带问题欣赏《卖报歌》的故事,了解其背景,以及当时的情况。(1)小报童小小年纪是因为他家里穷,爸爸也生病了才去卖报。(2)小报童他想在卖报时边卖边唱,才把“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加入歌曲中。(3)词作者:安娥;曲作者:聂耳。2、了解曲作者聂耳,对歌曲的创作背景有所了解。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曲家聂耳;此环节为最后的环节做以铺垫。 视频播放 用时 5分钟 二、学习歌曲1.整体感知 1、欣赏歌曲,感受小报童在卖报过程中的经历和歌曲的音乐情绪。2、解决矛盾:他过着如此痛苦的生活,为什么歌曲的情绪却是欢快、跳跃的?3、了解歌曲的提示信息:调式(F调)、节拍(拍)、速度(中速)。 1、通过聆听歌曲、歌词理解和分析小报童的卖报经历;2、聆听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绪(欢快、跳跃的);3、自己探究,通过歌词理解分析解决遇到的矛盾;4、了解歌曲的调式、节拍、速度;感受歌曲的强弱规律; 整体感知,聆听歌曲,理解歌词,了解歌曲的内容;把握乐曲的情绪;深层的理解乐曲中存在的问题;了解歌曲的调式、节拍、速度;感受歌曲节拍的强弱规律; 播放音乐和放大镜的使用。 用时4分钟 2、节奏练习 学习节奏型:前八后十六X XX学习整条节奏2/4 X X X XX ▏X X X‖带到歌曲中练习。 单人、集体打着节拍练习,达到熟练的程度。跟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