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4356

8.3 《琵琶行并序》课件(共43张PPT)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6117702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必修,语文,高中,统编,学年,2025
  • cover
(课件网) 白居易 《琵琶行》原作《琵琶引》,白居易还有《长恨歌》。歌、行、引是古代歌曲的三种形式,后成为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三者虽名称不同,实则大同小异,常统称“歌行”。是一种具有铺叙记事性质的歌辞。篇幅长短不定,韵律自由,句式灵活,七言为主。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兵车行》 《李凭箜篌引》 解 题 白居易,中唐著名现实主义诗人,字乐天,晚年号香山居士。生于“世敦儒业”的中小官僚家庭。自幼聪慧,5、6岁学作诗,9岁熟悉声韵。11岁时,因两河藩镇战乱四处逃难。5、6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使白居易接触到民间疾苦。15、16岁时,立志应进士举,刻苦读书,口舌成疮,手肘成胝。29岁进士及第,担任秘书省校书郎、翰林学士、左拾遗、京兆府户曹参军、左赞善大夫等。(胼手胝足) 知人论世 任左拾遗(谏官)时,频繁上书言事,写下大量针砭时弊的“讽喻诗”,后被贬为江州司马。 之后“吏隐”,在庐山建草堂,思想从“兼济天下”转向“独善其身”,闲适、感伤诗渐多。 时期 生活特点 诗歌特点 前期 (从入仕到贬江州司马以前) 仕途一帆风顺,始终抱着“为民请命”“兼济天下”的宗旨。 以讽喻诗为主。代表作品为《卖炭翁》《秦中吟》 后期 (即自贬江州司马到死) 是他“独善其身”的时期,糅和儒家“乐天知命”道家“知足不辱”和佛家“四大皆空”来作“明哲保身”的法宝。悔恨“三十气太壮,胸中多是非”。 以闲适诗和感伤诗为主。感伤诗:《长恨歌》《琵琶行》 闲适诗:《赋得古原草送别》 湓浦pén pǔ 铮铮然zhēng 商贾gǔ 悯然mǐn 憔悴qiáo cuì 转徙xǐ 恬然tián 迁谪zhé 浔阳xún 荻花dí 声声思sì 捻niǎn 霓裳ní cháng 六幺yāo 迸bèng 裂帛bó 虾蟆há má 红绡xiāo 钿头diàn 银篦bì 阑干lán 呕哑ōu yā 嘲哳zhāo zhā 诵读正音 小序: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古今异义: 1.明年(古:第二年。今:今年的下一年。) 2.因为(古:于是创作。今:表原因的连词。) 词类活用: 1.遂命酒(名词用作动词,摆酒) 一词多义: 1.命:①遂命酒 (动词,叫,吩咐,命令) ②命曰《琵琶行》(动词,取名) 言:①东船西舫悄无言 (名词,说话的声音) ②感斯人言 (名词,话) ③凡六百一十六言 (名词,字) ④自言本是京城女 (动词,说) 数: ①使快弹数曲(数词,几,表示不确实的数目) ②一曲红绡不知数 (名词,数量) 省略句: 1.(吾)送客(于)湓浦口 2. 本(是)长安倡女 3.使(之)快弹数曲 4.感斯人(之)言 倒装句:状语后置句 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 2.转徙于江湖间 被动句 1.感斯人言 2.是夕始觉有迁谪意 简要地概括了全诗的内容,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和故事的主要经过,概括了琵琶女的身世,说明写作缘由,定下全诗凄切伤怀的感情基调。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命曰《琵琶行》。 齐读小序,分析小序提供了什么信息?并概括内容。 本诗是一篇抒彩很浓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