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74603

20*外国诗二首 未选择的路 课件(共16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56次 大小:1656714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7
外国,二首,选择,课件,16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未选择的路 弗罗斯特 学习目标 1 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歌内容。 理解诗歌所蕴涵的象征意义及人生哲理。 2 体会诗中哲理对生活的现实意义。 3 作者简介 【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年),美国诗人,曾四度获得普利策奖。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的桂冠诗人。 【代表作】《新罕布什尔》《诗歌选集》《又一片牧场》等。 整体感知 倾听课文录音,朗读诗歌,读准字音、节奏,读出感情。 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可惜/我不能/同时/去涉足, 我/在那路口/久久伫立, 我/向着/一条路/极目望去, 直到它/消失在/丛林深处。 整体感知 但我/却选了/另外一条路, 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显得/更诱人,更美丽; 虽然/在这条/小路上, 很少留下/旅人的/足迹。 整体感知 那天清晨/落叶满地, 两条路/都未经/脚印污染。 啊,留下一条路/等改天再见! 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 恐怕我/难以/再回返。 也许/多少年后/在某个地方, 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 一片/树林里/分出/两条路——— 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 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 第一节:写诗人站在道路岔口,遭遇道路选择的尴尬与无奈,陷人沉思———一经选择便无从回头。 第二节:写诗人选择了一条极富挑战的道路,这条道路绿草茸茸,等待人去践踏。 四节诗各表达了什么意思 整体感知 第三节:写诗人踏上自己选择的路,但他却留恋着那条未经选择的路,担心踏上一条错误的路而难以返回。 第四节:写诗人对未来的退想。将来回顾往事,那条未选择的路是不是比已选的路更好些呢 但是现实已经不能回头了。 细读感悟 怎样理解诗歌中的“路”?这是什么表现手法? 路 表面 实际 自然界的道路 暗示人生之路 象征 明(表面)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 细读感悟 深化主旨———未走的路,才更让人想念,更让人留恋。 未选择即是选择。 诗人既然写了自己选择的路,为什么却把诗题和重点定为“未选择的路”? 细读感悟 这首诗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人生之路有许多,但人的一生只能选择一条路。当踏上这条道路以后,可能会发现有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于是就对未选择的路产生向往,也是对美好人生的向往,这便是诗人所表达的意思。它告诉我们:人生的选择很重要,人生的选择很无奈,既要敢于选择,又要慎重对待,切莫“一着不慎,一生皆输”。 自主探究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表现得乐观积极,而《未选择的路》则表现得有些忧郁。 两首诗都富于哲理,且都富于人情味。《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给人以鼓舞,使人笑面人生;而《未选择的路》对于人生选择的思索,反映了人们普遍的心理,更容易引起共鸣。 在诗歌表现出的情绪上,《未选择的路》与《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有什么不同 这两首诗歌对人可能产生怎样的影响 写法赏析 1.表面平易,实则蕴含深邃的哲理。 在这首诗里,诗人抓住林中岔道这一具体形象,用比喻的手法引起人们丰富生动的联想,烘托出人生岔路这个具有哲理寓意的象征。诗人选择的是人们司空见惯的林中岔道,因此容易引起同感。 写法赏析 2.含蓄清新。 诗人用别具匠心的艺术风格再现出优美的自然风光,并且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反映人们内心深处的情感波澜,深化了这首诗的含义,给人以丰富的启迪。 3.朴素自然的语言和韵律。 全诗写得自然,不事雕琢,表现了诗人自己对人生的思考。这种质朴无华的风格,使这首诗如夏夜里清凉柔和的风.洋溢着清新自然的情趣,给人一种沁人心脾的感觉。 课堂小结 这首诗采用象征的手法,借写自然界的路来表达诗人对人生之路的思考,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千万条,但一个人一生中往往只能选择其中一条,所以必须慎重;在人生的道路上不要随波逐流,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