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数据的收集 第1课时 课时学习目标 素养目标达成 1.了解普查、抽样调查、总体、个体、样本等概念; 数据观念 2.明确抽样调查的优点和局限性. 3.会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法解决有关问题. 数据观念、应用意识 基础主干落实 夯基筑本 积厚成势 新知要点 对点小练 1.普查 (1)定义:为了特定目的收集数据,有时需要对 所有考察对象 进行 全面 调查. (2)总体:被调查对象的全体. (3)个体:组成总体的 每一个 调查对象. 项目普查优点①可以直接获得总体的情况; ②调查的结果准确.局限性①工作量大; ②有时受客观条件的限制; ③有时具有破坏性. 1.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普查方式的是(B) A.对全国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调查 B.对我国首架大型民用飞机零部件的检查 C.对我市市民实施低碳生活情况的调查 D.对市场上的冰淇淋质量的调查 2.抽样调查 (1)定义:从总体中抽取 部分个体 进行调查.根据这些调查数据估计总体的情况. (2)样本: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 个体 组成总体的一个样本. (3)在设计抽样调查时,应注意所选取样本的 代表性 、 广泛性 . 项目抽样调查优点①调查范围小; ②节省时间、人力、物力和财力.局限性不如普查得到的结果准确. 2.(1)某校九年级学生共有600名,要了解这些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现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下列抽取样本数量既可靠又省时、省力的是(B) A.选取10名学生作样本 B.选取50名学生作样本 C.选取300名学生作样本 D.选取500名学生作样本 (2)为调查某中学学生对“五项管理”的了解程度,市教育局进行了抽样调查,以下样本最具有代表性的是(D) A.九年级的学生对“五项管理”的了解程度 B.全校女生对“五项管理”的了解程度 C.在篮球场上打篮球的学生对“五项管理”的了解程度 D.每班学号尾号为5的学生对“五项管理”的了解程度 重点典例研析 纵横捭阖 挥斥方遒 【重点1】调查方式的选择(抽象能力、推理能力) 【典例1】(教材再开发·P4练习T1拓展)在下列四项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最合理的是(B) A.了解全市中学生每天学习所用的时间,采用普查的方式 B.为保证神舟十七号的成功发射,对其所有的零部件进行检测,采用普查的方式 C.了解全省市民知晓“礼让行人”情况的调查,采用普查的方式 D.了解全国中学生每周体育锻炼的时间,采用普查的方式 【举一反三】 1.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普查的是(D) A.调查全国中小学生对第二次太空授课的满意度 B.调查某品牌大米的质量 C.了解某类型医用口罩的质量 D.了解某班学生垃圾分类情况 2.下列调查中,适宜采用抽样调查的是(C) A.动车质检员对零部件的检查 B.对全班45位同学身高的调查 C.对动车站客流量的调查 D.对全运会运动员使用兴奋剂的调查 3.下列调查中,调查方式选择正确的是 ①② .(填序号) ①了解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选择抽样调查; ②了解某公园全年的游客流量,选择抽样调查; ③了解生产的一批炮弹的杀伤半径,选择普查; ④了解一批袋装食品是否有防腐剂,选择普查. 【技法点拨】 调查方式的选择 1.适合普查的情况:①难度相对不大;②结果要求精确;③试验无破坏性. 2.适合抽样调查的情况: ①考察的对象很多; ②考察会给被调查对象带来损伤破坏; ③其他限制条件,如时间、经费等. 【重点2】总体、个体和样本(数据意识、应用观念) 【典例2】(教材再开发·P4练习T2拓展)某校八年级有800名学生,从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指出下列说法中哪些是正确的. (1)这种调查方式是抽样调查. (2)800名学生是总体. (3)每名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是个体. (4)这100名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是总体的一个样本. (5)100名学生是样本容量. 【解析】(1)八年级有800名学生,从中随机抽取了100名学生进行立定跳远测试,是抽样调查,故(1)正确; (2)800名学生的立定跳远成绩是总体,故(2)错误; (3)每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