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80996

18.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日期:2025-04-26 科目:历史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20次 大小:8939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5
社会主义,发展,挫折,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8.社会主义的发展与挫折 学校:_____姓名:_____班级:_____考号:_____ 一、选择题 1.某同学进行探究性历史学习,出现“1991年底”、“戈尔巴乔夫”、“两极瓦解”等关键词,由此判断该同学在探究( ) A.东欧剧变 B.莫斯科保卫战 C.经济全球化 D.苏联解体 2.有位西方学者说“1989—1990年间发生的演变,其实可以看成一场东欧革命。……然而革命这个字眼,虽然不失恰当,在此难免有几分误导作用。”他评价的是( ) A.德国的分裂 B.东欧剧变 C.美苏争霸 D.苏联解体 3.东欧各国先后走上改革道路是在(   )。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4.如表为1971—1980年苏联国民收入与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此表反映出( ) 时间 国民收入平均年增长率 工业总产值平均年增长率 1971—1975年 5.7% 7.4% 1976—1980年 4.3% 4.4% A.赫鲁晓夫改革诱发动荡 B.苏联改变侧重重工业的传统 C.苏联经济改革未扭转困局 D.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加速下降 5.1991年底,促使美国成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历史事件是( ) A.杜鲁门主义出台 B.成立欧盟 C.东欧剧变 D.苏联解体 6.下图所示为某历史知识结构图。其中“?”处应填入 A.农奴制改革 B.苏联模式 C.赫鲁晓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7.有人曾形象地形容苏联历史上的某次改革,称这次改革的“手术刀不是挥向党身上的肿瘤,而是挥向了党的脖子”“不是去革除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而是走上了否定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的道路”。文中的“改革”是( ) A.斯大林改革 B.赫鲁晓夫改革 C.勃列日涅夫改革 D.戈尔巴乔夫改革 8.有人评价苏联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为“理想高远,技术低劣”。下列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 A.苏联通过改革形成新模式 B.苏联通过改革赢得冷战胜利 C.彻底纠正了苏联模式的弊端 D.改革国内弊端却导致苏联解体 9.1991年12月25日,红旗从克里姆林宫上空降下。第二天,苏联最高苏维埃通过最后一项决议,宣布苏联停止存在。这一事件的国际影响是( ) A.“柏林危机”出现 B.标志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 C.两极格局瓦解 D.种族隔离制度被废除 10.《论苏联的改革》中分析说:戈尔巴乔夫改革时,“比如卖糖的小商店一下子消失。再比如,在生态学家的压力下,同时关闭了所有生产洗涤设备的工厂,造成洗涤用品短缺。……这类决策有很多”。作者意在说明戈尔巴乔夫 A.改革的根本方向错误 B.错误决策导致苏联的解体 C.坚持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D.改革措施存在不足,效果欠佳 二、填空题 11.苏联解体标志着 结束, 瓦解,世界朝着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12.苏联的发展与改革 (1)赫鲁晓夫改革 ①时间: ②内容: 政治上:批判 。经济上: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收购制;改革工业管理体制等。 ③评价:赫鲁晓夫的改革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2)勃列日涅夫改革 ①时间: ②内容:在经济上推行 “ ”,要求加速科技进步、完善经济管理体制和加强经济刺激。 ③评价:改革没有从根本上突破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国民经济呈现出畸形发展的状态;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率成为苏联经济的痼疾。 13.赫鲁晓夫改革发动垦荒运动;发展饲料生产,广种玉米;取消农产品的义务交售制,改行 ;赫鲁晓夫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苏联模式;但是没有从根本上解决 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弊端,并且存在严重偏差。 14.东欧剧变与苏联解体 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1985年, 担任苏联领导人 ★内容及影响 领域 内容 影响 经济 实施加速 的方案 总体效果仍然不佳 政治 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行 ,倡导“公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