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81075

三年级下册2 .《摇船调》 教案 人音版 (五线谱)

日期:2025-04-21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82次 大小:3635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三年级,下册,摇船调,教案,人音版,五线谱
  • cover
摇船调 教材分析:人音版小学三年级下二单元《美妙童音》中的《摇船调》、《猜调》都是儿童猜谜游戏时唱的对歌,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诙谐的情趣,这种形式在民歌中很常见。本节课我抓住“对歌”这一主线,让学生分别走进云南、广西、台湾,感受不同地区对歌的魅力,激发孩子们参与对歌的兴趣,最后通过小组合作为不同水果即兴创编谜面,改编本课歌曲《摇船调》中的歌词,体验对歌的乐趣。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对民歌的喜爱之情。 2.通过欣赏《猜调》、《刘三姐对歌》,了解民歌中对歌这一形式,感受其魅力。 3.通过改编《摇船调》,感受与体验对歌这一形式,培养学生即兴创编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在情境中即兴创编、体验对歌。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歌单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 师:亲爱的同学们,欢迎来到音乐课堂,今天我们临时组建4个小组,分别坐上节奏小船,红色代表的是第一组,黄色代表第二组,绿色、紫色分别代表的是3组、4组,我们看一看、比一比在今天的音乐旅行中,哪一组最团结、最积极、收获最大! (设计意图:用乘船进行音乐旅行的方式创设轻松学习的情境,并且用小船来对学生进行小组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参与热情。) 2、 走进云南 (一)节奏船 师:好了,我们的节奏船马上出发,请跟我把船划起来,我来问,你来答。 师问引导学生有节奏回答:我们划船,去呀去哪里呀? 生答:我们划船,去云南。 (引导学生身体坐正,靠紧一些,让船划得更稳、声音更美、传得更远。) (设计意图:节奏船的练习是让知识与技能的训练巧妙、自然的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并为后面的歌曲创编埋下伏笔。) (二)欣赏云南风光 听音乐、看风光、划小船。 (三)欣赏歌曲《猜调》 1.教师简单介绍歌曲。 师:看云南的小朋友唱着歌来欢迎我们了,他们带来的是一首云南民歌《猜调》,表现云南儿童在玩猜谜语游戏时的情景。 2.初听歌曲 师:听听他们是怎么问、又是怎么答的? 3.复听歌曲。(带着问题细听歌曲,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旋律) (1)复听第一乐段,感受速度变化的作用。 师:让我们仔细听听他们是怎样问的?速度有什么变化? 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旋律特点: A:开始的“小乖乖……”具有呼唤性的语调,就好象招呼对方,让对方听好喽。接着速度加快,一气呵成,在这里起到什么作用? B:教师引导: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在什么情况下才会一口气说完好几句话,想让对方怎么样?(引导学生说出:难住对方、增加难度、让对方没有喘息的机会,没有思考的机会) (2)复听第二段,感悟猜谜的乐趣。 教师继续引导:那我们接着听,他们回答得怎么样?你听到他们猜出的答案了吗? 师生交流:哟,他们反应够快吧!一口气就答出,你听清答案了吗?银河、莲藕、米线、丝线(老师补充介绍云南没有海,当地的人们把湖泊都称作海。) (设计意图:在情境中感受速度的变化与猜谜的乐趣,为后面的创编学习埋下伏笔。) 4.再听歌曲。(播放视频) 师导入:莲藕、米线都是云南人民常见的事物,民歌就是来源于生活,展现民族的特色,有句话说得好“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师:你们认识这位歌唱家吗?她叫宋祖英,是我们中国的民歌皇后。她把《猜调》展现在了世界的大舞台上,让更多的人欣赏到了中国民歌的独特魅力。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大家可以跟着唱一唱。 (设计意图:欣赏着西洋乐器为中国民歌伴奏,感受着古老的对歌登上世界的舞台,学生对民歌的喜爱之情会被悄悄唤起。) 三、走进广西 (一)节奏船 师:其实不仅云南人民喜欢问答对唱,还有其它地方的人们也喜欢,现在让我们划着节奏船继续出发吧!这一次你问我答。 引导学生问:我们划船,去呀去哪里呀? 老师答:我们划船,去广西。(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