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84089

2025年高考复习课件:第33讲_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件(共42张PPT)

日期:2025-05-09 科目:历史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636366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课件,2025年,国际格局,PPT,42张,演变
  • cover
(课件网) 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 课程标准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八单元 20世纪下半叶世界的新变化 高考考情分析 时间 全国卷 地方卷 2020 【Ⅱ】35·冷战时期美苏的对抗与交流;【Ⅲ】35.冷战时期第三世界的发展壮大 【海南】20·美苏冷战带来的核威胁 【海南】26·中东战争 【山东】15·70年代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2021 【Ⅱ】41·50年代英美对华贸易政策及中国对外政策 【Ⅱ】46·两伊战争 【广东】16·冷战时欧洲市场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 2022 【甲】35·美国对待种族问题的态度受冷战意识影响 【河北】15·苏联放松了对科研人员国际交流的限制 【江苏】16·美苏借助文化交流渗透冷战;【海南】13·美苏意识形态的斗争;【山东】15·欧洲社会对面临挑战和未来发展的担忧 ;【广东】16·美国调整与西欧国家关系 【浙江】6月·24·多极力量的成长 2023 【甲】35·冷战时期,美苏加紧对第三世界的争夺 【山东】15·政府外交战略的调整 【湖北】15·世界银行决策行为受到冷战影响 2024 【甲】35·冷战与两极格局 【广东】20·二战后世界格局;【甘肃】19·二战后美苏关系; 【湖北】18·大国对外政策的转变; 命题趋势:从“史料实证”角度考查冷战的基本特征和两极格局的形成;从“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国际格局演变的历程及特点。 重要概念:冷战、国家利益、意识形态、两极格局、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北约、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欧共体、不结盟运动、多极化、“和平演变”、东欧剧变、苏联解体 课程标准 知识分解 一、学习目标 冷战背景、表现、评价;国家格局多极化趋势背景、表现、影响 通过了解冷战时期的典型事件,认识冷战的基本特征,理解冷战的发生、发展与世界格局变化之间的相互影响。 【时空特征】 二、基础知识梳理(学生自主学习) 1、什么是冷战?冷战背景(根源)、开始标志、冷战初期的具体表现?(政治、经济、军事、地缘政治) 2、两极格局形成的时间、特点 3、国际格局多极化趋势出现的背景、表现(资本主义阵营的分化、社会主义阵营的分化、第三世界的兴起) 4、20世纪80.90年代,美苏关系、中苏关系、苏联发展的变化 5、如何评价“冷战”? 任务1:自主总结:结合教材及所学,总结冷战含义、背景、表现、特征 三、重难点突破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1、含义 时间:20世纪40年代后期至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1947-1991) 对手: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 冷战涉及领域: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文化乃至科学技术等一切方面 冷战表现: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 两极格局:(1955-1991) 指的是冷战时期,是以美苏为中心,在欧洲形成北约与华约两大军事集团对立、在全球形成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全面对抗,形成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和局面。 概念辨析 【地缘政治】“地缘政治学”一词,是瑞典政治学家哲伦(1864-1922)的新创。认为国家的行为应被看作是一种竞争力量,必然的结果就是少数强大的吞并弱小的,这是竞争中的永恒规律。把地理因素视为影响甚至决定国家政治行为的基本因素之一,并从国家利益出发,将具体国家的安全纳入全球背景之中,从地理的角度考察国家间的政治关系。 【冷战思维】冷战期间形成的一种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划分敌友关系,强调对立对抗和零和博弈,攻击对方的价值观和社会制度,抹黑丑化对方形象等,其目的是展示自己社会制度的优越性,至今仍然存在。 任务1:自主总结:结合教材及所学,总结冷战含义、背景、表现、特征 三、重难点突破 (一)冷战与两极格局 2、背景 ①直接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