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高中思想政治课件、教案、试卷中心
用户登录
资料
搜索
ID: 22488099
2.1 世界的物质性课件(共45张PPT+内嵌1个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4-04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30次
大小:610631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张
-2024-2025
,
哲学
,
必修
,
统编
,
政治
,
高中
(
课件网
) 世界的物质性 第二课 第一课时 遥远的南极,一直是我们大家心中的一个谜。那么这节课我们就追随南极科考队的脚步,去探究世界的本质。 学习目标 1.理解哲学的物质概念,区分哲学的物质概念和具体的物质形态。 2.从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以及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三个角度,理解世界的物质性。(重点) 3.坚持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统一性原则,坚定马克思主义和无神论立场。 4.全面理解意识的含义。(重点) 探秘世界之本—世界的物质性 总议题 议题2 议题1 科学探索,彰显人类智慧 科考技术,思维领航技术 议题1 科学探索,彰显人类智慧 一、自然界的物质性 1.物质的含义 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是客观的,与唯心主义划清界限 是可知的,与不可知论划清界限 物质的唯一特性 万事万物的唯一共性 物质和意识的根本区别 【注意】物质≠物质的具体形态 客观存在≠客观实在 (1) “客观实在性”———是指不管人们喜欢不喜欢、知道不知道、承认不承认,它都不依赖于人的意识而实实在在地存在着。是对世界万事万物和现象的共同特性的抽象概括,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它不包括精神、意识现象。 (2) “客观存在”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意识现象。是相对于主观而言,它既可以指具体的物质形态,也可以指具体的思想。对于任何人来说,客观存在的东西除了物质现象之外,还有精神、意识现象,是一种状态。 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客观实在是一种客观存在 注意:区分客观实在与客观存在 “客观实在”≠ “客观存在” 宇宙是怎样形成的 人类可以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但不能随心所欲,必须遵循规律 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 自然界在本质上是物质的 2.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 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原理】自然界中的事物是按照自身所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都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都是统一的物质世界中的一部分。 【方法论】我们要承认自然界的客观性,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时候,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总结:自然界的物质性原理及方法论 劳动 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 形成了手脚分工 使猿脑变成了人脑, 形成了语言和意识 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 形成了社会关系 二、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1.从产生看: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在从古猿到人的演化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基本要素 地理环境 人口因素 生产方式 客观性 2.从构成看: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 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三个基本要素是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这三者都是客观的物质的要素。这些要素的客观性,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这一规律决定着社会形态的依次形成和更替,推动着人类社会向前发展。 从发展规律看 知识拓展 被一大片冰雪覆盖的南极,除了万年冰川、夏季的 极昼和冬季的极夜,还有大家最为熟悉的呆萌企鹅 。在距今2亿年以前,冈瓦纳大陆开始分裂、解体, 南极大陆分离出来,开始向南漂移。此时,一群会 飞的动物在大海上发现了漂移的南极大陆,最后它们选择了这块土地并开始它们丰衣足食的生长繁衍。 【情境1】 数百万年来,因不需要到处飞翔寻找食物,只需在海里捕鱼即可填饱肚子,它们的翅膀逐渐退化,就连羽毛也变成了细密针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
立即下载
免费下载
(校网通专属)
登录下载Word版课件
同类资源
2025届高考政治考向核心卷 陕晋青宁专版(含解析)(2025-03-31)
2025届高考政治考向核心卷 四川专版(含解析)(2025-03-31)
2025届高考政治考向核心卷 山东专版(含解析)(2025-03-31)
2025届高考政治考向核心卷 江西专版(含解析)(2025-03-31)
2025届高考政治考向核心卷 江苏专版(含解析)(2025-03-31)
上传课件兼职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