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88102

6.1 价值与价值观课件(共40张PPT+内嵌1个视频)-2024-2025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日期:2025-04-10 科目:思想政治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81次 大小:1500943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2024-2025,哲学,必修,统编,政治,高中
  • cover
(课件网) 第六课 第一课时 价值与价值观 在稻穗摇曳、满目金黄的初夏时节,我们再次深情回望,共同纪念一位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伟大科学家———袁隆平先生逝世三周年。 袁隆平,早已超越了一位农业科技工作者的身份,成为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精神的代名词,他的一生,是对人类粮食安全不懈追求的光辉写照。 学习目标 1.理解价值、价值观的含义,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及要求。 2.结合有关实例,理解人的价值及其衡量标准,自觉投身于为人民群众服务的社会实践中去。 3.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典型案例,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体会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意义,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 如何理解价值与价值观? 总议题 议题2 议题1 追思袁老,感悟人的价值 一稻济世,理解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议题1 追思袁老,感悟人的价值 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有价值的事物: 食物、衣服、药品 手机 书籍、笔记本、相机 政治复习提纲 物的价值 满足人们生存需要 满足人们通讯需要 满足人们精神需要 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 价值是指客体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 事物(客体) 人们(主体) 满足 价值 涵盖了各个不同领域事物的价值,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1)含义: 注意:①“事物” 既包括物质现象,也包括精神现象 ②“主体”一般指的是人。 (2)特征: 注意:③哲学上的价值与具体领域事物的价值的关系: 是共性与个性、一般与个别的关系。 思考:是不是任何事物都有价值? 不 一、人的价值 水稻生长在野外,没有与人发生关系时,并不具有价值,后来人们逐渐发现了它能观赏和食用,它才具有价值。 结论: 物的属性 = 价值 人的需要 + (客观的) (主观的) 两者缺一不可 客体 -- 水 稻 主体 -- 人 (有功能) (需要观赏和食用) 满足 注意:④价值是一种关系。物的属性和主体(人)的需要是构成价值的不可缺少的两个方面。 一事物对人是否有价值根本上取决于该事物是否有某种特定的属性和成分,而不是人随心所欲地凭需要而定的(价值关系有客观性)。事物的属性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人们不能根据自身需要赋予事物新的属性。客体满足程度越大,它的价值就越大。 (1)含义: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但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贡献。 人的价 值构成 社会价值 (贡献) 自我价值 (索取) 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贡献。 满足社会、他人的需要 获得相应的报酬,得到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实现自我满足 人是价值的享受者 2.人的价值 人是价值的创造者 社会价值是人生真正的价值 (2)特点: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的统一。 首位 从属 地位 主要看他的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即社会价值 对人的价值的评价 最根本的是对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事业的贡献 国之脊梁袁隆平,用7%的耕地让14亿中国人吃饱吃好 人生真正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3)评价标准 注意: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有物质贡献和精神贡献两个方面。二者之间不存在大小、优劣的问题。 原理总结:人的价值原理及方法论 【原理】人的价值是社会价值与自我价值的统一,人的价值主要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人既是价值的创造者,又是价值的享受者。 【方法论】要求我们把人的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统一起来,在对社会的贡献中实现自身的价值。 注意:实现人生价值并不否认个人利益,人生价值两个方面内容的要求:既要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也不能否认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人生价值的实现,必须从这两个方面的关系中体现出来,缺少任何一个方面都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