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核心概念1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1.2空气与水是重要的物质 学习评价(教师版)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过量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现象,下列小余的日常活动不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的是( ) A.户外烧烤 B.培养绿植 C.人走灯关 D.公共出行 【答案】A 【解析】户外烧烤会污染环境,会加重全球气候变暖;培养绿植、人走灯关、公共出行等活动,有利于减缓全球气候变暖。 2.“生命吸管”可以解决野外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 A.过滤 B.吸附 C.消毒 D.蒸馏 【答案】D 【解析】A、Uf超滤膜可起着过滤的作用,故选项错误。 B、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异味和色素,故选项错误。 C、抗菌球起着消毒的作用,故选项错误。 D、蒸馏是利用物质的沸点不同,通过加热的方法,使低沸点物质先蒸发,再冷凝而得以分离的一种实验操作,“生命吸管”中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蒸馏,故选项正确。 3.如图是农家常用的一种分离豆渣和豆浆的方法,这种方法最接近( ) A.沉淀 B.过滤 C.结晶 D.蒸馏 【答案】B 【解析】农家常用的一种分离豆渣和豆浆的方法,这种方法是将豆渣和豆浆分离;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与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故这种方法最接近我们实验操作中的过滤。 4.如图为电解水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 B.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 C.试管1和2中的生成气体的质量比约为2:1 D.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 【答案】D 【解析】 A、试管1中产生的气体是氧气错误,因为试管1中产生气体的体积比较大,是氢气; B、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错误; C、试管1和2中的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2:1,不是质量比; D、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是氧气,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试管2中生成的气体正确; 5. 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对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二氧化碳在空气中含量增多会引起温室效应,属于空气污染物 B.空气中的稀有气体没有任何价值 C.氧气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属于可燃物 D.按体积分数计算,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 【答案】D 【解析】 A.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组成成分,不属于空气污染物,故选项错误; B.稀有气体的用途有:做各种电光源、作保护气等,所以稀有气体也有价值,故选项错误; C.氧气能够支持燃烧,但氧气没有可燃性,所以氧气不能燃烧,不是可燃物,故选项错误; D.按体积分数(不是质量)计算,空气中约含有氮气78%,氧气21%,其他气体和杂质1%,故选项正确; 6.如图是小科学习了氧气相关知识后整理的思维导图。下列有关氧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 B.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 C.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 D.氧气具有氧化性决定其能供给呼吸 【答案】B 【解析】 A、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故选项说法正确。 B、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氧分子,表示氧原子,则其微观图示为,故选项说法错误。 C、氧气不易溶于水,可用排水法收集,故选项说法正确。 D、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氧气具有氧化性决定其能供给呼吸,故选项说法正确。 7.有些实验操作的“先”与“后”决定了实验的成功和安全。下列加热高锰酸钾并用排水法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先后操作正确的是( ) A.先将试管固定好,再放置酒精灯的位置 B.先向试管中加高锰酸钾,后检查气密性 C.先将导管伸入集满水的集气瓶,后加热 D.先从水槽里将导管移出,后熄灭酒精灯 【答案】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