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期末综合检测卷 √ 1.化学学科的发展对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A.人类对金、银、铜、铁、铝的认识与其在自然界的分布无关 B.人类解决吃、穿、住、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大力开发石油及其产品 C.工业上可用电解熔融态的MgCl2、AlCl3来制备Mg、Al D.工业上可用空气、Cu、稀硫酸来制备CuSO4 金是极不活泼的金属,自然界中有其单质,人类无需冶炼即可获得,人类逐渐冶炼出铜、铁、铝,由此可见人类对金属的认识与其在自然界的分布有密切的关系,故A错误;石油是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石油会消耗殆尽,大力开发石油及其产品不是解决人类吃、穿、住、行最有效的方法,故B错误;氯化铝是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不导电,工业上电解熔融的氧化铝来生产金属铝,故C错误;工业上可用金属铜在空气中加热反应生成氧化铜,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故D正确。 2.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硫和氮的氧化物都可造成“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B.故宫是中国最大的古代文化艺术博物馆,氧化铁可作故宫红色外墙的涂料 C.“静电除尘”、“燃煤脱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 D.SO2和CO2是酸性氧化物,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 A.硫的氧化物能形成酸雨,不能形成光化学烟雾,氮的氧化物NO是不成盐氧化物,不能形成酸雨,A错误;B.氧化铁是红褐色固体,可作故宫红色外墙的涂料,B正确;C.“静电除尘”可以除去空气中的固体小颗粒,“燃煤脱硫”反应可以降低空气中SO2的含量,从而可减少酸雨的形成,“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可以降低CO、NO的产生与排放,因此这些都能提高空气质量,C正确;D.SO2和CO2是酸性氧化物,二者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盐和水,D正确。 3.在现代食品工业中,食品添加剂的合理使用满足了人们对食品多样化的需求。下列食品添加剂与类别对应错误的是 A.糖果中添加的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属于着色剂 B.加工馒头、面包、饼干时添加的碳酸氢钠属于增味剂 C.加工腊肉、香肠时添加的亚硝酸钠属于防腐剂 D.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奶粉中添加维生素属于营养强化剂 √ A.糖果中添加的苋菜红、柠檬黄、靛蓝等属于着色剂,A项正确;B.加工馒头、面包、饼干时添加的碳酸氢钠属于膨松剂,B项错误;C.加工腊肉、香肠时添加的亚硝酸钠属于防腐剂,C项正确;D.食盐中添加的碘酸钾、奶粉中添加维生素属于营养强化剂,D项正确。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吕氏春秋》中“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体现了合金硬度方面的特性 B.工业上生产玻璃和水泥使用到的共同原料有CaCO3 C.在常温下浓硫酸与铁不反应,所以可以用铁制容器来装运浓硫酸 D.在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使葡萄酒保持良好的品质 √ “金(即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说明合金的硬度比各组分的硬度都大,故A正确;工业上生产玻璃的原料为石英砂、石灰石和纯碱,生产水泥的原料为黏土和石灰石,则共同原料为石灰石(主要成分为碳酸钙),故B正确;在常温下,铁在浓硫酸中发生钝化,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不是不反应,故C错误;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在葡萄酒中添加适量的二氧化硫,可以起到杀菌和保鲜的作用,使葡萄酒保持良好的品质,故D正确。 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涤纶属于合成纤维 B.用新制Cu(OH)2可以鉴别乙醇、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 C.石油的分馏、煤的液化和气化、煤的干馏都是物理变化,石油的裂化、裂解都是化学变化 D.水煤气合成甲醇:CO+2H2 CH3OH,符合绿色化学的理念 √ 腈纶、涤纶等都是合成纤维,故A正确;新制Cu(OH)2不与乙醇反应、新制Cu(OH)2和乙酸溶液反应生成蓝色溶液、新制Cu(OH)2与葡萄糖溶液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