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93124

21《庄子》二则 同步练习(含答案)

日期:2025-04-12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68次 大小:16905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庄子,二则,同步,练习,答案
    第六单元 21 《庄子》二则   庄周梦蝶的故事家喻户晓,故事讲了庄子做梦梦到自己变成了一只蝴蝶,正当逍遥自在地飞翔时却从梦中醒了过来。让我们一起参与任务群活动,进一步了解庄子的思想吧! 基础型学习任务群  积累与运用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北mínɡ(冥)    齐谐(xié)    抟(tuán)扶摇 徙(xǐ)   鲲(kūn)鹏   尘āi(埃) háo(濠)梁   tiáo(鲦)鱼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北冥有鱼       冥: 同“溟”,海  (2)怒而飞       怒: 振奋,文中指用力鼓动翅膀  (3)志怪者也    志: 记载  怪: 怪异的事物  (4)水击三千里      水: 名词作状语,在水面上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盘旋飞翔  (6)去以六月息者也  息: 气息,这里指风  (7)野马也  野马: 山野中的雾气,奔腾如野马  (8)其正色邪     其: 用在选择问句中,表示选择  (9)安知鱼之乐    安: 怎么  (10)固不知子矣    固: 固然  (11)子固非鱼也     固: 本来  (12)全矣        全: 完全,完备  (13)请循其本      循: 追溯  3.按要求默写。 (1)鲲之大, 不知其几千里也 。 (2)《北冥有鱼》中,面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作者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 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4.下列各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A.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下列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B) A.志怪者也  B.其翼若垂天之云 C.野马也 D.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6.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C)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D.欲穷其林 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省略句) 译文: (鹏鸟翅膀)击水而行,能激起三千里的浪涛,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北海。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判断句) 译文: 山野中的雾气,空气中的尘埃,都是生物用气息吹拂的结果。  主旨归纳   《北冥有鱼》:通过鲲鹏变化和鹏飞南冥两个故事,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都要有所凭借的道理。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通过庄子与惠子二人围绕“鱼之乐”的一次辩论,既表现了庄子机智、巧妙的论辩风格,也表现了庄子追求“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志趣。 文脉梳理 考点链接 四妙招悟形象   (1)从文中现有的关键词句出发,“选词”概括。   (2)从人或物所做事入手,“因事”识人识物。   (3)根据描写人或物的方法,“依法”判人。   (4)从景物描写入手,侧面推断。   训练点对点:见【发展型学习任务群】★处。 拓展延伸 出自《庄子》的部分成语 贻笑大方 望洋兴叹 庖丁解牛 游刃有余 东施效颦 螳臂当车 相濡以沫 鹏程万里 中规中矩 发展型学习任务群  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15分)   【甲】《北冥有鱼》(略)   【乙】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①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②向若③而叹曰:“野语④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节选自《庄子·秋水》)   【注】①河伯:河神。②望洋:仰望的样子。③若:海神。④野语:俗语。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含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D) A.化而为鸟     怒而飞 B.去以六月息者也  能以径寸之木 C.志怪者也     处处志之 D.是鸟也      于是焉 2.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