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10. 古诗二首(第1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首古诗,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五言绝句《池上》和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小池》。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诗人在夏天的所见,前者叙事,后者写景。《池上》秉承白居易诗作通俗易懂的叙事风格,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而又不知道藏踪迹的顽皮、可爱形象。《小池》将池、泉、流、荷和蜻蜓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犹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这两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又配以插图,极易被学生理解,适合学生去吟诵积累。 【学情分析】 这两首诗有些孩子早已熟读成诵,所以在读准字音上无须多费工夫,关键是让孩子去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美,去初步领会诗文所蕴涵的哲理。若要一年级的学生单凭诗句来领会诗文的意境是有困难的,所以我将诗歌的意境美与诠释图片等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热爱古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识“诗、首”等12个生字。会写“首、池”等6个生字。 (语言运用)能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认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运用联系诗句、动作示意等方法理解字义,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审美创造)想象画面,体会夏天的韵味和美好意境,激发对阅读中华古诗的热爱。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插图,认识“诗、首”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首、池”等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池上》,并积累背诵。 【教学重点】 掌握生字书写、感知古诗大意,熟读成诵,结合图片理解诗歌意境。 【教学难点】 想象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童真与顽皮。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新课任务】 第一板块 【图片激趣 新课导入】 1.认一认:出示图片,引入情境。指导学生认识莲花、莲蓬和莲子,欣赏采莲画面。 2.揭示课题。“首”在这里是表示数量的量词。我会记:一(首)歌、一(首)曲子。 第二板块 【初读古诗 识记字词】 1.朗读欣赏:多种方式听读古诗,感受古诗美好意境。 2.认识作者———白居易。 3.我会读:出示古诗《池上》,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要学习的生字。 4.图文结合解释词语。 (1)踪迹:行动所留的痕迹。 (2)浮萍:漂浮在水面的一种水草。 第三板块 【书写指导 掌握生字】 1.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首、池、采。 2.出示图片,重点认读会意字:采。 3.认读生字。 4.小组合作交流写好每个生字的方法。 5.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6.小组合作评选出优秀书写作品,全班展示,教师鼓励。 第四板块 【图文结合 感知诗意】 1.图文结合出示诗句: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偷”字写出了小娃的调皮与天真。 解析:小娃撑着小船,偷偷地采了一些白莲回来。他不知道藏匿行踪,船过处,浮萍荡开,现出一条清晰的水道。 2.我会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古诗,注意划分节奏,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 提问:说一说,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娃? 明确:调皮可爱,天真无邪。 【课时训练】 1.选择正确读音。 浮萍(píng√ pín) 踪迹(zōng√ zhōng) 撑船(chēn chēng√) 来回(húi huí√) 2.按古诗描写的顺序排一排。 (4)水面的浮萍上留下了一条小船划过的痕迹。 (3)他不知道隐藏自己的行踪。 (2)他偷偷地采了白莲回去。 (1)一个小孩儿撑着小船。 3.选字填空。 首 手 (1)这篇课文中有两( 首 )古诗。 (2)我们都有两只( 手 )。 彩 采 (1)天上的( 彩 )虹真漂亮。 (2)公园里的花不可以( 采 )摘。 【总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