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94188

【备课无忧】统编版一下-10. 古诗二首(第2课时)(配套教案)

日期:2025-04-2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79次 大小:9233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备课,无忧,统编,一下,-10.,古诗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10. 古诗二首(第2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两首古诗,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五言绝句《池上》和南宋诗人杨万里的七言绝句《小池》。这两首诗描绘的都是诗人在夏天的所见,前者叙事,后者写景。《池上》秉承白居易诗作通俗易懂的叙事风格,用白描的手法勾勒出一个小孩儿偷采白莲而又不知道藏踪迹的顽皮、可爱形象。《小池》将池、泉、流、荷和蜻蜓写得相亲相依,和谐自然,犹如一幅色彩明丽的水墨画。这两首诗语言浅显易懂,又配以插图,极易被学生理解,适合学生去吟诵积累。 【学情分析】 这两首诗有些孩子早已熟读成诵,所以在读准字音上无须多费工夫,关键是让孩子去体会诗所描绘的意境美,去初步领会诗文所蕴涵的哲理。若要一年级的学生单凭诗句来领会诗文的意境是有困难的,所以我将诗歌的意境美与诠释图片等结合起来,充分利用插图来展现美,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美,进而动情地表达美。 【素养分析】 (文化自信)热爱古诗,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认识“诗、首”等12个生字。会写“首、池”等6个生字。 (语言运用)能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认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思维能力)能够通过运用联系诗句、动作示意等方法理解字义,想象画面,初步感受诗中描绘的景象。 (审美创造)想象画面,体会夏天的韵味和美好意境,激发对阅读中华古诗的热爱。 【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插图,认识“泉、惜”等7个生字,正确书写“尖、角”3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诗《小池》,并积累背诵。 【教学重点】 图文结合,理解诗歌意境,感知节奏并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描述的景象,体会大自然的和谐与美好。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新课任务】 第一板块 【复习巩固 新课导入】 1.引入新课,说一说:你喜欢夏天吗?为什么? 2.背诵复习古诗《池上》。 第二板块 【初读古诗 识字学词】 1.朗读欣赏:多种方式听读课文,感受古诗的美好意境。 2.认识作者———杨万里(1127—1206),字廷秀,号诚斋。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文学家、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为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3.我会读:出示古诗《小池》,教师范读,学生自由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圈出要学习的生字。 4.出示字词,学生开火车读、齐读。 5.图文结合解释词语:泉眼、细流、小荷、露水、晴柔。 第三板块 【书写指导 掌握生字】 1.出示图片,认读生字:尖、角、早。 2.认读生字。 3.小组合作交流写好每个生字的方法。 4.教师重点范写生字: 尖:上方“小”字变成部件后竖钩变成一条短竖位于竖中线上。下方“大”字的横位于横中线,横捺舒展位于同一高度,撑起整个字。 角:“用”的内部两横不能碰到两边,中间一竖写在中竖线上。 5.学生在田字格中练习写生字,教师巡视指导。 6.小组合作评选出优秀书写作品,全班展示,教师鼓励。 第四板块 【图文结合 感知诗意】 1.我会读:出示古诗,朗读并感知古诗的节奏和韵味。 2.小知识:出示图片,展示荷叶的生长过程。 3.梳理文章,图文结合,解析诗句。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解析:泉眼爱惜地让泉水悄然流出,倒映在水面上的树荫喜欢这晴天柔和的风光。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可爱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 4.重点解析字词:惜、爱、才露、早有。 “惜”———泉眼对泉水的珍爱 “爱”———绿树对风光的喜爱 (荷花)才露———(蜻蜓)早立,蜻蜓与荷叶相依相偎的情景 5.赏析视频,多种形式指导朗读,注意诗句的节奏及含义。 6.回顾全文,回想这首诗写了什么? 泉是小小的一眼,泉流是细细的,荷叶是刚刚长出来的、尖尖的,蜻蜓是小巧玲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