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494302

第7课《猴王出世》同步练习(有答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30次 大小:2213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7课,猴王出世,同步,练习,答案
  • cover
五下第7课《猴王出世》同步练习 一、填空 1. 石猴因_____而被称为“美猴王”,这一情节体现了他的_____和_____。 2. 文中描写石猴动作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这些词语表现了石猴的_____和_____。 3.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的意思是_____,这句话在文中体现了石猴的_____。 二、选择题 1. 石猴被拥戴为“美猴王”的根本原因是( ) A. 他发现了水帘洞 B. 他勇敢无畏 C. 他聪明机智 D. 他讲信用 2. “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中“瞑目”的意思是( ) A. 闭上眼睛 B. 睁大眼睛 C. 低头沉思 D. 抬头仰望 3. 文中“抢盆夺碗,占灶争床”描写的是( ) A. 石猴的勇敢 B. 众猴的顽劣 C. 水帘洞的富足 D. 石猴的机智 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这句话出自( ) A. 《论语》 B. 《孟子》 C. 《史记》 D. 《西游记》 5. 石猴的语言“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体现了他( ) A. 自负 B. 机智 C. 坦率 D. 狡猾 6. 文中“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中“序齿”的意思是( ) A. 按年龄排序 B. 按牙齿多少排序 C. 按身高排序 D. 按能力排序 7. 下列哪一项不是石猴的特点?( ) A. 勇敢无畏 B. 聪明机智 C. 顽劣调皮 D. 讲信用 8. 文中“那股涧水奔流,真个似滚瓜涌溅”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 A. 比喻 B. 拟人 C. 夸张 D. 排比 9. 石猴被拥戴为“美猴王”后,众猴的表现是( ) A. 欢呼雀跃 B. 拱伏无违 C. 争抢打闹 D. 四处逃散 10. 从石猴的语言和行为中,可以得出的启示是( ) A. 勇敢是成功的关键 B. 信用是做人的根本 C. 聪明才智胜过一切 D. 顽劣是猴子的天性 三、文言字词解释 1. 瞑目蹲身:_____ 2. 拱伏无违:_____ 3. 序齿排班:_____ 四、文本深析 1.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分析这句话在情节中的作用。若删去“拱伏无违”,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2. 结合石猴的语言和行为,填写答案: 情节 语言/行为 体现的性格特点 发现水帘洞 ①_____ 勇敢无畏 带领众猴进入 ②“_____” ③_____ 被拥戴为王 ④“_____” ⑤_____ 五、开放题 有人认为石猴被拥戴为“美猴王”是偶然,也有人认为是必然。你更赞同哪种观点?请结合原文与社会现实,阐述理由(至少两点)。 参考答案 一、填空 1. 发现水帘洞、勇敢无畏、聪明机智 2. 瞑目、蹲身、纵跳、勇敢无畏、敏捷灵巧 3. 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讲信用 二、选择题 1. D 2. A 3. B 4. A 5. C 6. A 7. C 8. A 9. B 10. B 三、文言字词 1. 闭上眼睛,蹲下身体 2. 拱手伏地,表示服从 3. 按年龄排序 四、文本深析 1. 作用: 描写众猴对石猴的敬仰和服从,突出石猴的领袖地位; 为后文石猴称王的情节做铺垫。 删改影响: 削弱众猴对石猴的服从感,降低情节的合理性。 2. 表格答案: ① 瞑目蹲身,纵跳入瀑布 ② “都随我进来!进来!” ③ 领导力强 ④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⑤ 聪明机智、讲信用 五、开放题 示例观点: 必然: ① 石猴勇敢无畏,具备领袖气质; ② 他讲信用,赢得众猴信任。 偶然: ① 发现水帘洞是运气; ② 众猴顽劣,需要一个领导者。 (需结合原文细节,如石猴的语言和行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