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00433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三章铁金属材料章末综合提升课件(74页ppt)

日期:2025-05-08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79次 大小:246374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人教,章末,ppt,74页,课件,提升
  • cover
(课件网) 章末综合提升   第三章 铁 金属材料 概念梳理 构建体系 1.铁及其化合物 2.铝及其化合物 3.合金 返回 分层突破 提升能力 一、金属与水、酸、碱、盐溶液的反应 1.Na与H2O、酸、碱、盐溶液反应的规律 (1)钠与酸、碱、盐水溶液反应规律:有酸氢离子为先,无酸水分子 为先。 (2)分析钠与酸、碱、盐水溶液反应的计算问题时,生成氢气的量按钠的量计算。 (3)求钠与水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时,溶液的质量应减去生成氢气的质量。 3.金属与酸的反应规律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排在H前面的金属均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生 成H2。 4.金属与碱的反应 金属铝既能溶于酸,又能溶于碱。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如下: 2Al+6H+===2Al3++3H2↑; 2Al+2OH-+6H2O===2[Al(OH)4]-+3H2↑。 针对练1.将2.3 g Na分别放入下列溶液中: ①水100 mL  ②1 000 mL 1 mol/L NaCl ③50 mL 0.5 mol/L CuSO4溶液  ④200 mL 0.1 mol/L HCl  ⑤300 mL 1 mol/L NaOH溶液。则放出H2的物质的量 A.②中最多 B.③中最少 C.一样多 D.无法计算 √ Na优先与酸中的H+反应,若H+不够再与H2O产生的H+反应,故只要水满足Na反应需要,Na失去电子给H+,则产生的H2量相同。 针对练2.等量的铁分别与足量的盐酸、水蒸气在一定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则在相同的条件下,产生氢气的体积比是 A.1∶1 B.3∶4 C.2∶3 D.4∶3 √ 二、确定金属混合物成分的解题模型 第1步:计算混合金属的平均摩尔电子质量,即混合金属在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时的质量。 第2步:计算各金属的摩尔电子质量,即各金属在反应中转移1 mol电子时的质量。 第3步:比较平均摩尔电子质量与各金属摩尔电子质量的大小,判断确定混合金属的成分。 针对练3.由镁、铝、铁三种金属单质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共6 g,与足量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标准状况下的氢气2.8 L,由此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铝 B.该混合物中一定含有铁 C.该混合物一定是由铁和镁组成的 D.该混合物中一定不含铁 √ 针对练4.由锌、铁、镁、铝四种金属中的两种组成的混合物10 g,与足量的盐酸反应产生1.0 g氢气,则混合物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                             A.Zn B.Fe C.Al D.Mg √ 三、基于铁元素的工艺流程题 1.要灵活应用元素守恒和物料转化思想 原料中的“核心元素”经多步转化最终“留存”于目标产物中,因此解题时要注意铁元素的变化过程。 2.要做好知识和生产实际的密切联系 一是工艺流程中的大部分反应都源于教材,部分陌生反应的反应原理也是源于教材; 二是涉及实际工艺,因此要注意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利用,最终废弃物尽可能少且无害,部分物质需要循环利用等。 3.掌握工艺流程中常见的术语 如研磨、粉碎、浸出、酸溶、碱洗、燃烧等。 针对练5.根据如下框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E3+的氧化性比M2+的氧化性强 B.在反应①中H2SO4既表现了酸性,又表现了氧化性 C.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可表示为3SCN-+E3+===E(SCN)3 D.在反应③中若不加稀硫酸可能看到红褐色沉淀生成 √ 针对练6.工业上利用黄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等)为原料制备高档颜料铁红(Fe2O3),已知SiO2化学性质稳定,除HF以外不和其他常见无机酸反应。具体生产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滤液X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填离子符号)。 Fe2+、Fe3+ 黄铁矿烧渣(主要成分为Fe2O3、FeO、SiO2等)酸浸后过滤,SiO2为滤渣,滤液中含有的金属阳离子是Fe2+、Fe3+。 (2)步骤Ⅲ中可选用_____(填字母)调节溶液的pH。 A.稀硝酸 B.氨水 C.氢氧化钠溶液 D.高锰酸钾溶液 步骤Ⅲ要使pH升高,步骤Ⅳ还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