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科 学 姓名: 班级: 考号: 一、填空。(每空 1 分,共计 10 分) 1、1774年,英国的普利斯特列发现植物会吸收空气中的“污浊之气”,后来人们知道了那“污浊之气” 就是( )。 2、生物之间吃与被吃的链状关系叫做( )。 自然界中,水的形态有( )、( )、( )。 雾和云都是空中的( )遇冷后凝结而成的。雾多发生在较冷的( )季节。 “月宫一号”是由( )、动物、人类、( )组成的人工生态系统。 气温会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而降低,平均每升高100m,气温下降( )摄氏度。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每空 1分,共计5 分) 1、引进的水葫芦封锁河道、桉树林霸占山地都是生物入侵现象。 ( ) 2、自然界中的水是不断循环的,我们没必要节约用水。 ( ) 3、“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食物链是:蝉 螳螂 黄雀。 ( ) 4、热水壶烧水沸腾时冒出的“白气”就是水蒸气。 ( ) 5、冰雹常见于夏季或春夏之交。 ( ) 三、选择。(每题2 分,共计12分) 1、“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而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比较恶劣的地区,要想恢复“绿水青山” 你觉得应该怎样做 ? ( ) A .植树造林 B .修建水库 C.开挖河道 2、白鹿的栖息地可能是下面的哪项选择 ( ) A .悬崖 B .沙滩 C .沙漠 3、水循环过程的三个最重要的环节是 ( ) A .气态,液态,固态 B .蒸发,降水,流动 C .雾和云,雨和雪,露和霜 4、 我们制作生态瓶,模拟的是( )。 A .食物链 B .食物网 C .生态系统 5、 不属于破坏生态环境的自然因素的是( )。 A .乱砍乱伐 B .火山 C .台风 6、冰雹是在( )天气条件下形成的。 A .特别炎热 B .特别寒冷 C .强对流 四、探究题。(13分) 1、模拟雨的形成实验。(每空1分,共计 9 分) (1)实验装置中从瓷盘掉下来的水滴相当于自然界里的( ),实验中看到 的“白气”相当于自然界的( ),酒精灯相当于自然界里的( )。 观察实验现象,发现:烧杯里面的水受热变成( ),它在空中遇到 上面的冷的瓷盘凝结成( )。 这个实验说明当空中的( )较多时,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会不断( ), 到( )托不住的时候就会向下降落,形成( )。 连线。( 4分 ) 梅耶(德国) 植物的生长需要阳光照射,只有植物体的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海尔蒙特(比利时) 植物体的生长靠水分 英根豪斯(荷兰) 植物的绿叶能在阳光下制造淀粉 萨克斯(德国) 植物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问答题。(10分) 光合作用是什么?(4分) 生态平衡的破坏会带来哪些危害?(6分)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