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一必修-课序8-§1 物质及其变化复习 教学设计 一、学习目标 1 .通过生活实例,提炼分类的意义和方法,并迁移至物质的分类。 2 .知道化学反应按照标准不同有不同的分类方法,能对指定反应按照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类。 3 .通过酸、碱、盐之间的反应事实,认识离子反应,并正确书写这些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4.通过对元素化合价的分析,建立氧化剂、还原剂的概念,并与氧化性、还原性产生联系。 能够用双线桥法和单线桥发表示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和化合价升降。 5 .通过应用分类的方法,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预测物质的性质。 二、教学过程: 环节要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一、物质 的分类 【引入】家家都有厨房,厨房中涉及的化 学知识,随处可见。 一般我们在厨房中能找到的物质有:水、 食盐、料酒、食醋、糖、苏打、牛奶、豆 浆、铁制的炊具和燃料木炭等。 【讨论 1】将 H2O、C2H5OH、CH3COOH、 Na2CO3 、糖、牛奶、豆浆、食盐水、Fe、 C 进行树状分类。 【讨论 2】根据分散质粒子的大小对混合 物(食盐水、牛奶、豆浆)进行分类。 【总结】运用分类的方法,可以帮助根据 物质的类别研究物质的性质及其变化的 规律,并预测物质的性质及可能发生的变 化。 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环节二、化学 反应的分类 【讲授】化学反应可以根据反应前后物质 的种类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分为分 解反应、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 应等四大基本反应; 化学反应可以根据是否有离子参加分为 离子反应和非离子反应; 化学反应可以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 移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理解、思考、总结 环节三 、离子 反应 【过渡】食品的烹饪过程,蕴含着各种各 样的化学变化。正是因为这些化学变化, 才让食物焕发出了各种各样的风味和不 同层次的口感。 我们大家都吃过馒头,馒头松软可 口,这其中可少不了碱面的功劳。碱面的 化学成分是碳酸钠。面粉发酵产生的有机 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在蒸制馒 思考、书写方程式并回答 Al2O3 + 6CH3COOH= 2(CH3COO)3Al + 3H2O 2Al+6CH3COOH =2(CH3COO)3Al + 3H2 ↑ 1 / 4 头过程中受热体积膨胀,从而使馒头松软 多孔。 【提问】铝制炊具不宜长时间盛放食醋, 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原因。 【讲授】将化学方程式改成离子方程式: Al2O3 + 6CH3COOH=2Al3+ + 6CH3COO– + 3 H2O 2Al + 6CH3COOH =2 Al3+ +6 CH3COO– + 3H2 ↑ 离子反应练习 【练习 1】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 A .石灰石溶于盐酸: CO32–+2H+ =H2O+CO2 ↑ B .硫酸镁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Ba2++SO42– =BaSO4↓ C .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H++OH– =H2O D .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 Cu+ Ag+ = Ag + Cu2+ 【练习2】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 共存的是 ( ) A .Cu2+ 、Mg2+ 、SO42– 、NO3– B .H+ 、Mg2+ 、 SO42– 、HCO3- C .Ag+ 、Fe3+ 、NO3– 、Cl- D .NH4+ 、Ba2+ 、 Cl- 、OH- 分析、思考、练习巩固 环节四、氧化 还原反应 【思考 1】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已掌握 冶铁技术。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用一氧化 碳还原氧化铁的化学反应原理; 【思考 2】请用双线桥法表示电子得失和 化合价升降的情况并标出氧化剂、还原 剂。 【讲授】 【思考 3】 目前家庭烹调的主要热源为天 然,它与空气中的氧气进行氧化还原反 应,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量。请写出化学 方程式并用单线桥表示电子转移情况及 标出氧化剂、还原剂。 分析、思考、回答问题 2 / 4 氧化还原反应 练习 【练习3】加入氧化剂才能发生变化的是 ( ) A .Cl– →Cl2 B .Fe3+→Fe2+ C .I2→I– D .SO32– → SO2 【练习4】菜谱中记载:虾类不宜与西红 柿等富含维生素 C 的食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