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第七单元 国宝大熊猫 初步学习整合信息,介绍一种事物。 习作要素 趣味导入 “黑黑眼圈大胖子,最爱林中把竹吃。”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物吗? 没错。它就是我们国家的“国宝”———大熊猫。看下面四幅图,这胖乎乎的身子和一身黑白相间的毛发,是不是和谜语十分符合呢? 不论是听别人提起,还是在电视上或动物园里看到,相信大家对大熊猫都是不陌生的。这次我们就一起来介绍一下大熊猫吧,让大家都能更多地了解它! 习作目标 习作思路 同学们,与大熊猫同期的猛犸象、大地獭、剑齿虎和短面熊等都已经在演化的过程中消失了,所以大熊猫是中国大地上稀有的“活化石”。如果想要更多地了解大熊猫的相关内容,我们应该如何去做呢? 爱老师 我们可以先提出一些问题,比如大熊猫是猫吗,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等。再根据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做到条理清晰。 真真 聪聪 我会先去查找资料,了解大熊猫的基本信息,然后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再按照顺序将大熊猫介绍给别人。 我赞成聪聪的做法,我们要先学会提出问题,再根据问题搜集、整理资料,这样才能有的放矢。那我们可以从大熊猫的哪些方面提出问题呢? 爱老师 我想,可以从大熊猫的外形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提出问题,再进一步搜集、整理资料。 聪聪 明明 我想了解它的生活环境、日常活动。 我们还可以从它的贡献、保护现状等方面提出问题。 真真 可以把你们想了解的关于大熊猫的问题一一列出来,然后进行分类。根据自己提出的问题,可以通过上网搜索、查阅书籍等方式来搜集资料,方便的话也可以去动物园看一看。 爱老师 老师,如果同学介绍得不详细,我可以补充吗? 真真 当然可以! 交流可以让我们的习作内容更全面。在介绍大熊猫时,我们可以加入一些细节或画面,把资料变成自己的语言,最后表达出对大熊猫的喜爱之情! 爱老师 听完了大家的讨论,我想从 . .这几个方面来介绍大熊猫,因为 。 示例:外形、饮食、 保护现状 这样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大熊猫 习作框架 名篇引路 国宝大熊猫(节选) 大熊猫是一种人见人爱的动物。大熊猫喜欢嬉戏,憨态可掬。有时直立起来,状似舞蹈;有时背倚石头,坐在草地上悠然自得地啃着竹枝;有时团作一团,漫不经心地随地打滚;有时拖着笨拙的身体,摇摇晃晃地在草地上玩耍。【日常活动】开头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了大熊猫的日常活动。细致的 动作描写,把大熊猫可爱的样子刻画得淋漓尽致。大熊猫一经过训练,就成了杂技“明星”,能够表演前滚翻、吃西餐、吹喇叭、推小车、骑木马、滑滑梯和蹬皮球等精彩节目,常常博得观众热烈的掌声与欢乐的笑声。 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是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后来熊一直 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却弃荤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 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但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生活习性】根据搜集的资料,生动具体地介绍大熊猫是杂食动物,打破了人们对大熊猫只吃竹子、是个素食者的看法。 大熊猫没有固定的栖息场所,到处流浪,走到哪里,吃到哪里,睡到哪里。 别看它笨重肥大,走路摇摇晃晃,爬起树来却挺高明。它的听觉非常灵敏,受到惊扰时, 就非常灵活地攀上高高的树梢,躲藏起来。 大熊猫性情孤僻,平时独来独往,只有在发情期,雌雄才暂时同居。 它们的繁殖力很低,一般每胎产一仔,有时可产两仔。 分娩期间多以枯树洞为 巢穴。奇怪的是,一只体重100公斤以上的成年大熊猫,刚生下来的仔熊猫却小得出奇,体重只有0.1~0.15公斤,像只小老鼠,仅相当于母体重量的千分之一,因此不易成活。大熊猫从出生到长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