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2030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期末测试卷(一)

日期:2025-04-21 科目:政治 类型:小学试卷 查看:64次 大小:24532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四年级,道德,法治,下册,统编,期末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统编版) 期末测试卷(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等级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24分) 1.静以修身,_____。 2.清明时分,天气转暖,草木复苏,人们常常结伴到郊外踏青、放风筝、欣赏春光,所以清明节也被称作“_____”。 3.发票是消费者更换商品、保修商品、解决纠纷、索要赔偿的凭证,也是国家_____。_____的重要工具。 4.国家鼓励和支持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_____和_____,展示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5.我们每天吃的粮食和蔬菜离不开_____的劳作;我们所穿的衣物离不开_____的劳动;我们住的房子离不开_____和_____的辛勤劳动;南来北往运送旅客的列车离不开_____、_____和铁路养护工人的劳动。 二、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多选)家乡发展方便人们购物的商业设施建设有( )。 A.超市 B.商场 C.农贸市场 2.( )是不良行为。 A.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者强行索要他人财物 B.打架斗殴,辱骂他人 C.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 3.庆祝重阳节的活动包括( )。 A.扫墓祭祖、感念祖恩、激励后人等 B.观灯展、猜灯谜、吃汤圆等 C.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 4.大米的生产过程是( )。 ①碾米 ②育秧 ③收割 ④插秧 ⑤田间管理 A.②①③④⑤ B.②④③⑤① C.②④⑤③①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B.学会克制,根据实际需求合理消费,是拥有健康生活的重要条件 C.我一个人节约有什么用?有浪费行为的人多着呢 三、判断题。( 正确地画“√”,错误地画“×”)(每小题2分,共10分) 1.生肖也称属相,是中国和其他东亚国家的一些民族用来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号。( ) 2.班内组织活动,张萌购买了没有生产日期的小食品。( ) 3.购物时遇到矛盾和问题,应与商家大吵大闹。( ) 4.对别人说话算数,会有人监督,对自己说话算数就只能靠自觉了。( ) 5.过去,在高科技领域“中国创造”的身影还不算多。现在,这种局面已经有所改善,“中国创造”也有了一席之地。( ) 四、分类题。(10分) 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请给下列物品分类。 玉米 木头 白鱼 螃蟹 牛肉 鸡蛋 西瓜 大米 白菜 林业:_____ 渔业:_____ 种植业: _____ 畜牧业:_____ 五、看图回答问题。(6分) 看完这幅漫画,你明白了什么? 六、简答题。(23 分) 1.“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 分) 2.“中国创造”和“中国制造”有什么区别? (6 分) 3.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我们能做些什么? (6分) 4.在你们的家乡,大年三十晚上有哪些习俗?试着列举两个,具体说一说。(6分) 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 西汉初年有个叫季布的人,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特别讲信用,凡是答应了别人的事,无论多么困难,他都要想方设法地做到。当时流行一句谚语:“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就是成语“一诺千金”的由来。 1.成语“一诺千金”的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6 分) 2.我们应如何理解“一诺千金”这个成语? (6分) 参考答案 一、 1.俭以养德 2.踏青节 3.管理财政 征收税款 4.展示场所 传承场所 5.农民 纺织工人 建筑设计师 建筑工人 驾驶员 列车员 二、 1.ABC 2.B 3.C 4.C 5.C 三、 1.√ 2.× 3.× 4.√ 5.√ 四、 木头 白鱼、螃蟹 玉米、西瓜、大米、白菜 牛奶、牛肉、鸡蛋 五、 看完这幅漫画,我明白了农民伯伯种粮食很辛苦,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应该珍惜粮食,不随意浪费。 六、 1.从节俭到奢侈容易,从奢侈到节俭困难。 2.中国创造就是版权持有者是中国,由中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