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2956

11.1《谏逐客书》课件(共43张PPT)

日期:2025-04-20 科目:语文 类型:高中课件 查看:100次 大小:1047341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12
11.1,谏逐客书,课件,43张,PPT
  • cover
(课件网) 谏逐客书 知人论世 李斯(前280一前208),姓李,名斯,字通古。楚国上蔡(今河南上蔡)人。 早年为郡小吏,后师从荀子,学习帝王之术,学成入秦。 刚开始被丞相吕不韦任命为郎官,后劝说秦王嬴政灭诸侯、成帝业,被任命为长史。秦王采纳其计谋,遣谋士持金玉游说关东六国,离间各国君臣,又任其为客卿。 李斯在秦王嬴政统一六国的事业中起了较大的作用。 秦统天下后,李斯与王绾、冯劫议定尊秦王嬴政为皇帝,并制定有关的礼仪制度,被任命为丞相。 垢莫大于卑贱, 而悲莫甚于穷困。 ———李斯 李斯有散文《谏逐客书》《狱中上书》《言赵高书》等传世。 秦王嬴政统治37年,帝业16年,秦王朝几乎没什么文学可言。秦之文章,李斯一人而已。 ———鲁迅 李斯的《谏逐客书》,有很大的说服力。……李斯是拥护秦始皇的,思想上属于荀子一派,主张法后王。后王就是齐桓公、晋文公,秦始皇也算。 ———毛泽东 知人论世 李斯建议: 拆除郡县城墙,销毁民间的兵器,以加强对人民的统治; 反对分封制,坚持郡县制; 主张焚烧民间收藏的《诗》《书》等诸子学说,禁开私学,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 还参与制定法律,统一车轨、文字、度量衡 秦始皇死后,他与赵高合谋,伪造遗诏,迫令秦始皇的长子扶苏自杀,立少子胡亥为二世皇帝。 后来,李斯被赵高猜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被腰斩于咸阳,并夷灭三族。 知人论世 李斯 据《史记》记载,秦王逐客是导火线是“郑国渠”事件: 秦国为了统一天下,广揽人才。韩国为了削弱秦国的势力,趁秦国招揽人才之际,派水利专家郑国入秦,企图通过让秦国修灌渠的方式来耗费财力,从而削弱秦国的军事实力。计谋败露之后,秦国的宗室大臣污蔑客卿都不可靠,纷纷要求秦王驱逐客卿。公元前237年,秦王下令驱逐在秦的六国客卿,李斯亦在被逐之列。于是,李斯写下了《谏逐客书》一文。秦王看后,采纳了李斯的意见,收回了逐客令,并恢复了李斯的官职。 背景探寻 谏官的五种工作方式 讽谏———以婉言隐语进行劝谏,这种提意见的方式往往引用典故说明现实中的问题; 顺谏———用恭顺的语言表达听起来顺耳的意见; 规谏———以正义之道劝谏; 指谏———指陈事实而进谏; 直谏———当面直言得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知识链接 委婉 巧妙 讲策略 直接 解题 谏 逐 客 书 劝谏 驱逐 上书,为古代臣子向君主陈述政见、逐条分析事理的一种公文文体。 客卿,指的是那些在秦国做官的其他诸侯国的人。 本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上行公文的范本。作为一篇不足千字(800多)的短文,流传2000余年,实在是一篇非常出色的说理文字。 客卿 客卿,古代官名,是春秋战国时授予非本国人而在本国当高级官员的人。 秦有客卿之官(爵为左庶长)。请其他诸侯国的人来秦国做官,其位为卿,而以客礼待之,故称客卿。后亦泛指在本国做官的外国人。 知识拓展 奏疏:上书给天子的文章的通称。在古代,臣子向皇帝进呈的文章有各种专门名称,如:奏、疏、议、章、表、上书、封事等等。 「章」是用来谢恩的; 「奏」是用来弹劾,即揭发别人的; 「表」是用来陈述衷情的; 「议」是用来表示不同意见的; 「疏」也是臣下向皇帝陈述政见或有所劝谏的文章。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 文本解析:第一段 驱逐 私下 过错 指出逐客主张是错误的,开宗明义,提出中心观点。 窃:谦辞。语气谦和,平心静气,切合日理万机的秦王性格 译文:我听说官吏在商议驱逐客卿这件事,私下里认为是错误的。 昔缪公求士,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此五子者,不产于秦,而缪公用之, 并国二十,遂霸西戎。 招致,招揽 史实论据1:秦缪公广纳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