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15281

[名师教案] 11.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设计和反思(2课时)

日期:2025-03-31 科目:语文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28次 大小:114389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3
名师,教案,十六,年前,回忆,教学设计
  • cover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1 十六年前的回忆 教学目标 1.会写“稚、避”等15个字,正确读写“埋头、含糊”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通过细节描写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4.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了解李大钊被害的过程,通过细节描写感受李大钊的高贵品质。 教学策略 1.字词教学 本课生字,可结合偏旁分类进行记忆。如:“稚、峻、啪、僻、瞅、靴、刑、哼、绑、啃、袍、押、执”是左右结构的字;“避、魔”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区分形近字“僻、避”。本课有许多难懂的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结合时代背景加以理解。 2.阅读理解 六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结合文章的时代背景,体会“十六年前的回忆”蕴含着的深深怀念,感悟李大钊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 3.语言运用 本课的语言描写和神态描写颇具特色,在引导学生品悟相关文段后,请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李大钊是一个怎样的人”的句式训练。这样不仅能升华情感,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1.预习提纲:完成课文预习作业。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收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稚、避”等15个字,正确读写“埋头、含糊”等20个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板块一 音乐声起新课现,未成曲调情先染 1.播放音乐《五月的鲜花》。 当这优美的旋律在耳畔响起,你是否想过今天的幸福生活是谁为我们创造的?让我们走进《十六年前的回忆》,去感受那令人难忘的历史画面。 2.质疑课题:课文题目为什么是“十六年前的回忆”?作者回忆的又是什么呢? 3.认识李大钊:结合课前收集的资料,谈一谈对李大钊的了解,教师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对于革命,学生太陌生;对于革命事迹的伟大,学生难以感同身受。因此,上课之前,让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有助于学生了解、感受那些令人难忘的历史事件。 板块二 朗朗书声初感知,忆字藏在词句间 1.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主要写了李大钊的哪几件事? 课件出示: 本文是按照_____顺序写的,主要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件事。 2.指名检查初读和预习情况。 3.了解倒叙。师:作者是在父亲逝世十六周年时,通过回忆父亲被捕前、被捕时、法庭上,以及父亲遇难后家人的沉痛心情来叙述课文的。我们把这种表达方法称作倒叙。 4.检查生字词自学情况。课件出示相关词语。 课件出示: 埋头 幼稚 含糊 避免 局势 严峻 轻易 尖锐 僻静 魔鬼 苦刑 冷笑 残暴 匪徒 法庭 安定 占据 会意 执行 过度 (1)学生自读生字词。重点正音:僻静(pì)、含糊(hu)。 (2)小组检查生字词掌握情况。 (3)齐读词语。 【设计意图】“磨刀不误砍柴工”,生字词的学习,帮助学生扫清阅读障碍,拉近学生与文本间的距离,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 板块三 写写练练促巩固,革命事迹记心中 1.课件出示要求会写的字。 (1)指导写半包围结构的字“避、魔”。 (2)“避”:“辶”捺要平而长,托住“辟”。“魔”:广字头的撇是长撇,里面写紧凑,不要忘写里面的撇折和点。 2.描红、临摹本课字帖。 3.学生练写。 4.展评作业。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李大钊在被捕前、被捕时、被捕后与敌人做斗争的事迹,受到生动的革命传统教育。 2.领悟课文前后照应、首尾呼应的表达方法。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词语勤听写,理解运用再入情 1.听写本课词语。 2.学生对照课本,检查改错。 3.回忆课文主要内容。 4.默读课文。 【设计意图】听写有利于夯实学生语文学习的基础,能够激发学生钻研祖国语言文字的兴趣,还能够使学生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 板块二 品词析句探内涵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