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1533

【精品解析】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 2.1 走进微观世界 同步训练

日期:2025-03-31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9次 大小:1778084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精品,解析,新浙教,2024版,七年级,下册
    新浙教版(2024版)七年级下册 2.1 走进微观世界 同步训练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密封的容器中储存有一定量的氧气。当活塞慢慢下压后,下列关于容器内分子模型的建构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加压时分子间隔变小分析。 【解答】活塞慢慢下压后,氮分子间隔慢慢变小。 故选B。 2.两只分别装有氧气和二氧化氮气体的玻璃瓶,瓶口相对,中间用玻璃板隔开,如图甲。装置的微观模型用图乙表示,其中“”代表氧气分子,“o”代表二氧化氮分子。抽去玻璃板,紧贴瓶口,一段时间后瓶中微粒分布情况可表示为(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不断运动分析。 【解答】氧气分子和二氧化氮分子都在不停地运动,抽去玻璃板后,氧气分子会进入二氧化氮分子中间的间隔,而二氧化氮分子会进入氧气分子中间的间隔,从而使右边玻璃瓶内颜色变浅,左边玻璃瓶内颜色变深。—段时间后,左右两个瓶子内的分子分布均匀,且颜色一致。 故选A。 3.(2024八下·长兴月考)下列有关分子与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和原子在化学变化中都能再分 B.只有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 C.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数目和种类不会变 D.原子构成分子,原子的体积质量一定比分子小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分子和原子的区别和联系 【解析】【分析】物质由分子原子或者离子构成,分子由原子构成。 【解答】A、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是原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A错误。 B、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离子构成的物质,分别由原子和离子保持其化学性质,B错误。 C、化学变化的微观本质是构成分子的原子拆散重新组和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故化学变化中,原子个数与种类不变,C正确。 D、分子比构成其的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打,但是如果是其他原子,就不一定能够,比如氢原子体积和质量都比较小,构成的氢分子比比较大的原子比如钾原子体积和质量都要小,D错误。 故答C. 4.下列事实不适合用“微粒之间有空隙”的性质来解释的是(  ) A.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 B.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 C.室外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 D.1L大豆与1 L黄沙混合总体积小于2 L 【答案】D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分析。 【解答】A、一定体积的气体加压后体积变小,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定量的水结冰后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降低,分子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室外的电线在冬天变短夏天变长,是因为冬季气温低,原子之间的间隔比夏季小,电线此时比夏季短;夏季气温高,原子之间的间隔比夏季大,夏天变长;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1L大豆与1L黄沙混合总体积小于2L,大豆、黄沙是宏观的物质,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隔,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5.下列关于“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  ) A.分子停止运动 B.分子体积缩小 C.分子间间隔减小 D.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答案】C 【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 【解析】【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性质,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分析。 【解答】酒精温度计遇冷读数下降,分子间有间隔,温度降低,间隔会变小,故答案为C。 6.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