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2208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四章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实验活动3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学案

日期:2025-04-22 科目:化学 类型:高中学案 查看:24次 大小:158738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人教,活动,递变,质的,素性,同主族
  • cover
实验活动3 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1.加深对同周期、同主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的认识。 2.体会元素周期表和元素周期律在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中的重要作用。 试管、试管夹、试管架、量筒、胶头滴管、酒精灯、白色点滴板、镊子、砂纸、火柴。 镁条、新制的氯水、溴水、NaBr溶液、NaI溶液、MgCl2溶液、AlCl3溶液、1 mol·L-1 NaOH溶液、酚酞溶液。 1.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 (1)在点滴板的两个孔穴中分别滴入3滴NaBr溶液、NaI溶液,然后向NaBr溶液和NaI溶液中各滴入3滴新制的氯水,观察到的现象是滴入浅黄绿色的氯水后,NaBr溶液呈橙色,NaI溶液呈褐色。 化学方程式:2NaBr+Cl2===2NaCl+Br2,2NaI+Cl2===2NaCl+I2。 (2)在点滴板的两个孔穴中分别滴入3滴NaI溶液和溴水,然后向NaI溶液中滴入3滴溴水,观察到的现象是溶液变褐色。 化学方程式:2NaI+Br2===2NaBr+I2。 结论:卤素单质的氧化性:Cl2>Br2>I2。卤族元素的非金属性:Cl>Br>I。 2.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 (1)钠、镁与水的反应 ①向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加入一块绿豆粒大小的钠块,用砂纸打磨掉镁条表面的氧化物,向盛有冷水的试管中加入一小块已用砂纸打磨好的镁条,并分别滴入3滴酚酞溶液,观察到烧杯中钠浮在水面上,熔成小球,四处游动,发出响声,溶液变红色,试管内镁条表面产生少量气泡,镁条周围溶液变为浅红色。 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Mg+2H2O===Mg(OH)2+H2↑。 ②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冷水,并加入一小块已用砂纸打磨好的镁条,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滴入3滴酚酞溶液,然后观察到的现象是有较多的无色气泡冒出,溶液变为浅红色。 结论:与水反应的剧烈程度:Na>Mg,金属性:Na>Mg。镁与热水反应速率比冷水快。 (2)Mg(OH)2、Al(OH)3的碱性强弱比较 ①向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MgCl2溶液,然后逐滴滴加1 mol·L-1 NaOH溶液直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 化学方程式:MgCl2+2NaOH===Mg(OH)2↓+2NaCl。 ②向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AlCl3溶液,然后逐滴滴加1 mol·L-1 NaOH溶液直至过量,观察到的现象是先产生白色沉淀,后白色沉淀溶解。 化学方程式:AlCl3+3NaOH===Al(OH)3↓+3NaCl,Al(OH)3+NaOH===Na[Al(OH)4],Mg(OH)2不溶于NaOH溶液;Al(OH)3溶于NaOH溶液,显两性,结论:碱性:Mg(OH)2>Al(OH)3;金属性:Mg>Al。综合以上实验可得出:同一主族元素,从上到下,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非金属性逐渐减弱,相应的金属性逐渐增强。 同一周期元素,从左至右,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金属性逐渐减弱,相应的非金属性逐渐增强。 1.实验中所用氯水为什么要用新制的? 提示:氯水中存在Cl2+H2O??HCl+HClO的反应,氯水久置,随着HClO的分解,会使更多的Cl2与水反应,最终久置的氯水会变为稀盐酸,没有氯气分子。 2.通过本实验活动,你对原子结构与元素性质的关系及元素周期律(表)有什么新的认识? 提示:结构决定性质,同周期或同主族的元素原子半径呈现周期性变化,故元素的性质也呈现周期性变化。 3.为了比较氯与碳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可否用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得出非金属性氯大于碳?原因是什么? 提示:否,比较非金属性强弱应该比较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而盐酸是HCl的水溶液,不是氯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水溶液。 1.下列各组物质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  ) A.酸性强弱:HClO4<HBrO4<HIO4 B.碱性强弱:Mg(OH)2<NaOH<KOH C.还原性:Al<Mg<Na D.单质与氢气化合由易到难的顺序:Cl2、S、P、Si 答案:A 解析:HClO4、HBrO4、HIO4均为非金属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因非金属性:Cl>Br>I,故酸性:HClO4>HBrO4>HIO4,故A符合题意;因金属性:K>Na>Mg,故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