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22834

九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写作 修改润色 2课时课件(共18+17张PPT)

日期:2025-04-28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78次 大小:1473826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九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修改
    (课件网) 修改润色 写作· CHUZHONG YUWEN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到修改润色的重要意义,了解修改的原则和常用方法技巧。 2.在反复训练中强化学生的修改能力,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修改润色的兴趣,使学生养成写作中多次修改的习惯。 情境导入 三分文章七分改,历代著名作家,都十分重视文章的修改润色。鲁迅先生曾说:“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他的散文《藤野先生》全文不足四千字,改动却达90多处。宋代王安石一句“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改了十三次。曹雪芹“批阅十载增删五次”才成就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对文章进行修改润色。 1.修改文章的原则 写作指导 修改文章要兼顾“言”和“意”。言,指言辞和表达;意,指立意和思想内容。词不达意,语句不连贯,布局不合理等,要从“言”上进行修改;内容肤浅、观点牵强、材料单薄等,就要着重从“意”上做出修改。概括起来就是“六问”:“一问扣题紧不紧,二问材料新不新,三问立意高不高,四问结构顺不顺,五问句子通不通,六问用词准不准。” 写作指导 修改文章时,首先要着眼于全篇,看文章立意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内容是否充实而有新意,根据发现的问题做出调整。主要包括: (1)订正观点。观点有时不正确或有失偏颇,需要加以改正。 (2)完善主题。主题不正确,不深刻,不集中,影响全局,应当加以修改。 (3)增删材料。材料不详实,需要纠正;不充实,需要补充;材料过多,淹没观点,则需要删除。 写作指导 “言”的修改基本要求是改“对”。字词和标点的错误、病句等,要一一改正。进一步推敲用词,使之准确恰当。推敲句子,使之通畅连贯。段落安排是否合理,段与段之间衔接是否合理,详略安排是否恰当,有无旁逸斜出的段落等,都是修改时应重点关注的。进一步要求是改“好”,要将“言”的修改与“意”的修改结合起来。补充内容、加工润色,使内容更充实,语言更富有文采。 2.修改文章常用的方法 写作指导 (1)诵读法。宋代张载说“声入心通”,指的就是一边诵读,一边思索,遇到语意不畅,气势不接的地方,加以改正。 (2)冷却法。如果有一定的空余时间,可以把写好的作文收起来,放一段时间以后再拿出来看。这样做能够让你从原来的思路中跳出来,从一个比较客观的角度审视它,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间后,你的眼光、水准比以前又有了提高。这时,你往往更容易发现原来文章中的不足。 2.修改文章常用的方法 写作指导 (3)求助法。就是请别人当先生,把初稿拿给人家看,或读给人家听,然后请人家提出修改意见。 (4)推敲法。在写的过程中边读边写,边写边改,发现不妥当的地方及时修改,不断寻找最佳的表达,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写作质量。 3.作文润色的常用方法 写作指导 (1)善用修辞 修辞手法的恰当运用是增添文采的简单有效的方法,不仅可以使文章表意准确,还能收到形象、生动、活泼的表达效果,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 3.作文润色的常用方法 写作指导 (2)添加细节 细节描写是对事件发展和人物的性格、肖像、心理、动作以及环境等一些细微而又有典型意义的情节所做的细腻、具体的描写。细节描写和叙述不同,虽然表达的是同一回事。叙述是告诉人们他做了什么;细节描写不但告诉人们他做了什么,还告诉人们是怎么做的,当时的具体情景是什么,能给人身临其境,如见其人之感。 3.作文润色的常用方法 写作指导 (3)化虚为实 将乡愁、爱心、亲情等抽象的事物化为具体的人物,生活细节,自然景观,历史事件……做具体的描述,使文章内容具体可感,有血有肉,避免空洞,反映生活的原汁原味,这样才能写出真情实感,进而引发读者的共鸣。 技巧巩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