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八下科学第三章 空气与生命 3.4二氧化碳 知识点一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由大量二氧化碳分子 (CO2) 聚集而成,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由一个碳原子和两个氧原子构成。CO2本身没有毒性,但当空气中的 CO2超过正常含量时,会对人体产生有害的影响。 知识点二 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 1、物理性质:二氧化碳在常温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固态二氧化碳叫“干冰”,可作为致冷剂。 2、化学性质 (1)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不能供给呼吸。 (3)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具有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CO2+H2O=H2CO3 碳酸不稳定,受热会分解: H2CO3CO2↑+H2O (4)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白色的碳酸钙沉淀,从而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O2 + Ca(OH)2 ==== CaCO3↓ + H2O (利用这一反应可以检验二氧化碳。) 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无色透明溶液,(利用这一反应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NaOH + CO2== Na2CO3+H2O 知识点三 二氧化碳的制取 1、药品及反应原理 药品:石灰石(或大理石)和稀盐酸 原理:CaCO3+2HCl====CaCl2+H2O+CO2↑ 2、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原因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适合用排水法收集,但不是说一定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3、验满:用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看是否熄灭。 4、注意:实验室制取CO2不能用硫酸替代盐酸!原因会生成CaSO4微溶物阻碍继续反应。 5、二氧化碳的工业制法:高温煅烧石灰石 制取气体发生装置的选择 主要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时是否需要加热等因素。 装置 固体间反应加热型 粉状固液反应不加热型 块状固液反应不加热型 装置示意图 适用气体 O2 CO2、O2 CO2 注意事项 ①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引起试管破裂②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1/3处③橡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 ①长颈漏斗的下端管口应伸入液面以下②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③将长颈漏斗换成分液漏斗可以控制反应速率 ①将块状固体置于多孔隔板上方②液体从长颈漏斗中加入至浸没固体即可③该装置的优点是随开随制,随关随停 制取气体收集装置的选择 主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密度、是否有毒性、能否与空气中的成分发生化学反应等因素。 装置类型 排水(液)法 向上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 气球集气法 装置示意图 适用范围 不溶于水(液体)的气体 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 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所有气体 典型气体 O2 O2、CO2 H2 O2等 知识点四 二氧化碳的应用 固态二氧化碳 (又称干冰) 是一种致冷剂,可用来保藏食品,也可用于人工降雨。二氧化碳还是一种工业原料,可用 于制纯碱、尿素和汽水。由于二氧化碳既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因此,它还可用于灭火。 题型一 二氧化碳的性质研究 例1.用如图装置进行CO2性质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证明是CO2使石蕊变红 B.②可用于检验CO2气体 C.③观察到蜡烛自上而下依次熄灭 D.①②③只能验证CO2化学性质 【答案】B 【解析】【分析】二氧化碳),一种碳氧化合物,化学式为CO2,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或无色无臭而其水溶液略有酸味的气体,也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还是空气的组分之一(占大气总体积的0.03%-0.04% )。二氧化碳的沸点为-78.5℃(101.3kPa),熔点为-56.6℃,密度比空气密度大(标准条件下),可溶于水。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热稳定性很高(2000℃时仅有1.8%分解),不能燃烧,通常也不支持燃烧,属于酸性氧化物,具有酸性氧化物的通性,因与水反应生成的是碳酸,所以是碳酸的酸酐 [3]。二氧化碳一般可由高温煅烧石灰石或由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制得; 【解答】A、①不能证明CO2使石蕊变红,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