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3.3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第2课时)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了解温度对物质性质的影响;了解物质变化的证据。 科学思维:能微观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辨认典型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探究实践:了解探究物质变化规律的方法和应用;学习研究物质变化规律的科学方法。 态度责任:激发兴趣,培养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培养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 1.陶瓷是中华民族在人类科技史上的伟大发明。下列陶瓷制作工艺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混合 B.成型 C.晾干 D.烧结 2.自来水厂净化水的过程可表示为:取水→沉降→过滤→吸附→消毒→配水。下列过程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消毒 3.银是一种银白色金属,密度较大,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长期放置会被氧化而发黑。其中属于银的化学性质的是( ) A.银白色 B.密度较大 C.导电性良好 D.能被氧化 4.某同学用干冷的烧杯罩在点燃着的蜡烛火焰上方,如图所示,下列能作为蜡烛燃烧发生了化学变化的证据是( ) A.出现“蜡烛油” B.蜡烛变软 C.闻到了蜡烛油的气味 D.烧杯内壁出现水珠 5.下列变化中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分子本身发生变化 B.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 C.有气体生成 D.有新物质生成 6.用来判断石灰石与稀硫酸反应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A.固体逐渐减少 B.有气泡产生 C.生成了一种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D.所得液体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7.镁带投入到食醋中,能证明其是化学变化的现象是( ) ①镁带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②镁带表面有大量气泡产生 ③溶液的温度略有升高 ④食醋气味逐渐减轻,直至消失.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8.蜡烛燃烧时会发光发热,并产生二氧化碳,同时有一部分石蜡受热熔化。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 ①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石蜡熔化是物理变化 ②只要是发光发热的变化,都属于化学变化 ③化学变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物理变化 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之间没有本质区别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9.铁粉露置在空气中时间久了以后会变成铁锈,下列选项能作为此变化是化学变化的最可靠证据的是( ) A.“铁粉”的质量增加了 B.“铁粉”的颜色变红了 C.“铁粉”的体积膨胀了 D.“铁粉”不能被磁铁吸引了 10.为应对新冠疫情,我们要养成勤洗手的习惯,还可以用75%的酒精溶液对手进行消毒。查阅资料发现:酒精在常温常压下是一种易燃、易挥发的无色透明液体;具有略带刺激性的特殊香味;能与水以任意比互溶;可用作燃料和消毒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属于物理性质的有 (回答一点即可); (2)属于用途的有 (回答一点即可); (3)酒精燃烧属于 (选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11.某同学进行实验,其过程如下: a.研磨:将硫的块状固体通过研钵磨成硫的粉末; b.混合:将1g铁粉与1g硫粉混合均匀; c.加热:将上述混合物加热一会儿,产生强光、放热现象,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的固体. 请回答: (1)小明认为b是物理变化过程,你认为a是 变化过程,c是 变化过程。 (2)证明b是物理变化过程的方法是 。 (3)证明c是化学变化过程的方法是 。 12.胆矾是一种蓝色晶体,化学式是CuSO4 5H2O,胆矾受热时易失去结晶水,成为白色的无水CuSO4,在工业上精炼铜、镀铜等都要用胆矾.上述对胆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到的是( ) A.物理性质 B.制法 C.用途 D.化学性质 13.2017年哈佛大学科学家在《科学》杂志上发布了获取金属氢的相关报告。将微小的固态氢置于 488 万个标准大气压下,氢气分子破裂为氢原子,由氢原子直接构成金属氢。金属氢具有金属的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