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0 物质成分无明显反应现象的探究 01考情透视·目标导航 02知识导图·思维引航 03核心精讲·题型突破 考点一 以酸与碱反应的探究为核心 【真题研析】 考法01 以酸与碱反应的探究为核心 【核心精讲】 知识点一 以酸与碱反应的探究为核心知识点分析 【命题预测】 考点二 以NaOH和CO2反应的探究为核心 【真题研析】 考法01以NaOH和CO2反应的探究为核心 【核心精讲】 知识点一 以NaOH和CO2反应的探究为核心知识点分析 【命题预测】 考点三 以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探究为核心 【核心精讲】 知识点一 以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的探究为核心知识点分析 【命题预测】 考点要求 课标要求 命题预测 物质成分无明显反应现象的探究 化学反应原理的理解:学生需要掌握常见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包括酸、碱、盐、金属、氧化物等各类物质之间的反应规律,清楚哪些反应通常会有明显现象,哪些可能无明显现象。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即生成沉淀、气体或水,以及氧化还原反应的特点等,能够从微观角度解释无明显反应现象的化学反应的实质物质性质的掌握:熟悉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特别是那些在无明显现象反应中涉及的物质。知道不同物质在特定条件下的反应特性,例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反应无明显现象,但可以通过酸碱指示剂来判断反应的发生,利用酚酞试液在碱性溶液中变红,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无色的性质来证明反应的进行。 选择题:题干会给出一个无明显现象的化学反应情境,通过这样的选项设置,考查学生对判断无明显现象反应发生方法的理解,能否准确识别真正能证明反应发生的依据。还可能给出多个无明显现象反应的实验描述,考查学生对不同实验设计合理性的判断。填空题:给出一个具体的无明显现象反应,考查学生对检验反应产物方法的掌握,以及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或者给出一个探究无明显现象中和反应的实验步骤,考查学生对中和反应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对反应后溶液成分的分析。实验探究题:给出一个复杂的混合体系,其中包含无明显现象反应的物质,如 “某混合气体中可能含有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气,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氢氧化钠溶液(无明显现象)、浓硫酸、灼热的氧化铜(黑色粉末变红)、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题目提问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能否确定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为什么?若要确定,还需要补充什么实验?” 考查学生对复杂实验现象的分析,以及对无明显现象反应在混合体系中探究方法的掌握。 考点一 以酸与碱反应的探究为核心 考法01 以酸与碱反应的探究为核心 (2023 金华)研究小组同学在完成“酸的性质”实验①②后,将①②实验后试管中的物质全部倒入各自废液缸③中(如图甲),结果出现了不同现象,部分小组同学的实验现象记录如下表。 组别 废液缸中现象 现象解释 第1小组 无沉淀、有气泡产生 第2小组 无沉淀、无气泡产生 第3小组 … … … 【原理分析】小组同学在老师指导下讨论后认为:任何一个化学反应,反应物的用量不同,反应后物质的组成成分就会不同,这是最终导致各组废液缸中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交流讨论】 (1)为分析第1小组废液缸中溶液的溶质成分,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测得pH=3,则该小组废液中的溶质组成成分为 (写化学式)。 (2)第2小组废液缸中无沉淀、无气泡产生,从反应物用量的角度分析实验①②,可以得出该小组的实验②中反应物盐酸的用量应该是 。 (3)如果其他小组实验所用反应物的用量都不一样,除了上面第1、2小组出现的现象外,还会出现的现象是 。 【实验拓展】取第1小组废液缸中的溶液于试管中,逐滴加入碳酸钠溶液,并振荡,产生的气体全部逸出。图乙表示“溶液质量”随加入“碳酸钠溶液质量”的变化情况。 (4)解释图中AB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