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科学七下 第3章 物质的特性 检测卷A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请选出每小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 1、以下仪器的制作过程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 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 B. 配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 C. 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 D. 制作蜜枣时晒干水 解析:A、生产红糖时蒸发甘蔗汁液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B、酿制红曲酒时发酵糯米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C、制作火腿时将成品切块包装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D、制作蜜枣时晒干水分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 答案:B 2、质量和密度都是物质的属性之一,以下是某学习小组对这种“属性”的讨论,其中物体质量和密度都不变的是( ) A.氧气瓶内的氧气用去一半 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 C.一支粉笔被老师用来书写了一黑板的字 D.被“神七”从地面带入太空的照相机 解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质量不会随位置、状态、形状及温度等的变化而变化,密度是物质的一种属性,与物质的种类及所处的状态有关,而与质量或体积多少无关,故A氧气瓶内的氧气用去一半,质量变小而密度不变;B密闭容器内的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但密度变小;C粉笔书写过了其质量变小,但密度不变,D照相机从地面带入太空,质量不随位置变化而变化,即质量不变,物质种类与状态不变则密度也不变,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3、夏天,人在水中游泳上岸以后,觉得冷,这是因为 ( ) A. 水中温度较高 B. 岸上温度比水的温度低 C. 人的错觉 D. 人身上的水蒸发要吸热 解析:从水中出来身体表面带有较多的水,水易蒸发,而蒸发吸热致冷,所以D符合题意。 答案:D 4、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 ) A.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B.塑料袋仍然鼓起,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C.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汽化了 D.塑料袋又瘪了,其中的酒精液化了 解析: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袋中空气后把口扎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在这个过程中,酒精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当把滴入几滴酒精的塑料袋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时,酒精液体会汽化成酒精气体,体积变大,故发现塑料袋鼓起;当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后,气体又液化成酒精液体,体积减小,所以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5、关于地球的水循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海水吸热,汽化成水蒸气 B. 水蒸气与冷空气接触,熔化成水滴 C. 小水滴遇到更冷的气流,凝华成小冰珠 D. 小冰珠在降落过程,液化成雨水 解析:A海水吸热发生汽化(蒸发);B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C水滴遇冷凝固成冰珠;D小冰珠降落过程中会熔化成液态水成雨水。故A符合题意。 答案:A 6、根据密度公式ρ= m/V可知 ( ) A.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B.密度与体积成反比 C.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D.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解析:同种物质在一事实上状态下密度是一个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相同倍数,而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即密度不变,因此,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但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故D符合题意。 答案:D 7、在足球比赛中常常可见:当一球员脚被撞伤倒地不能起来时,一名医生马上跑过去在受伤部位喷上一种液体,这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