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4566

6 地震(学案课件)(共26张PPT)人教鄂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

日期:2025-04-04 科目:科学 类型:小学课件 查看:92次 大小:14322270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6地震,学案,课件,26张,PPT,人教
  • cover
(课件网) 6 地震 地震能给地表带来巨大变化,而且这个变化的过程是剧烈的,对人们的生命财产会造成重大威胁。你知道引起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吗? 答案:地壳的运动。 科学实践 拓展与应用 达标训练 一、探究地震的形成原因 1.搜集并整理关于地震的资料,说一说大地震发生时地表形态会有哪些变化;根据这些变化,推测地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1)有关地震的资料。 地震总是发生在板块的交界处。科学家早就预测出了可能发生大地震的地区有日本、喜马拉雅山南部、智利等。地震对自然景观也有很大影响。在山区,地震还能引起山崩和滑坡。崩塌的山石堵塞江河,会形成堰塞湖,比如重庆的小南海就是地震形成的堰塞湖,它是因为地震导致大垮岩、小垮岩两座山发生倒塌,山上的岩石滚落到河流中垒成了大坝。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它还可能引起海啸、滑坡、崩塌、地裂缝等灾害。 (2)地震发生时地表的变化。 地震会使地面断裂、隆起,引起山体滑坡、泥石流、阻塞河道形成堰塞湖……强烈的地震会使一个地区的地形地貌发生巨大的改变。比如: 断裂  凹陷  隆起 (3)推测地震产生的原因。 地震发生时,地下传来轰鸣声,吊灯在摆动,房屋在摇晃;地震后房屋倒塌,道路损毁等。地震可能是地球内部活动产生的。 2.大地震的“力量”是很强的,这个力量可能来自哪里?结合地球的内部结构,和同学们交流自己的猜想,并做模拟实验进行研究。 推测:地震的强大力量来自地壳,地壳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而且不同种类的岩石是在相互转化的,所以地球内部岩石层的运动产生了力量。 【实验】模拟岩石的运动。 实验 材料 不同颜色的A4纸、塑料薄膜纸或黏土做的房屋模型等。 实验 过程 (1)用不同颜色的纸板来模拟不同种类或不同年代的岩层,同时纸面上可以放一些纸或黏土做的楼房、树木和小山,这样更真实地模拟出我们生活的地表,观察效果也更明显。 (2)然后用双手在桌面上向中间挤压,观察地表发生了什么变化。 (3)再把纸板拿起,向中间挤压,观察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4)在塑料膜的两端用力向两边拉伸,直到塑料膜断裂,观察发生的变化。 实验 现象 当双手在桌面上向中间用力时,岩层受到挤压凸起,导致地表隆起;双手在空中向中间用力,纸板向下凹进去,产生地表的凹陷,即岩层受到挤压导致地面凹陷;双手在向两边拉塑料膜时需要持续用很大的拉力,最终导致塑料膜断裂了,即岩层受到向两边的拉力产生裂缝。 隆起 凹陷 断裂 实验 结论 通过模拟实验,我们能感受到岩石层挤压和拉伸产生的力量,使纸板和塑料膜所代表的岩石层出现了隆起、凹陷、断裂等多种地表形态变化。 3.如果把上述模拟实验中的纸板、塑料膜等看作地壳中的岩石层,那么,当实验现象在地壳中发生时,会给地表带来什么影响? 挤压→岩石层向下凹陷或向上隆起 分离→岩石层会出现断裂 侧向滑移→岩石层会向不同方向移动 地球的内部物质在不停地运动着,山川也在不停地变化着,这些运动和变化有的非常缓慢,有的突然而剧烈。地下的岩层并不是铁板一块,很多地方都有裂缝,大的叫作断层。如果断层一侧或两侧的岩石发生突然移动,就是地震。地震释放的能量会以地震波的形式传播得很远,还会引发山体滑坡等次生灾害。 二、怎样避震 为减轻地震造成的危害,在日常生活中和地震发生时,我们应当怎么做? 在日常生活中,楼道等安全通道应避免放置杂物,以免堵住逃生通道。 平时要准备好应急救援包,并随时检查更换补充,保证用品在保质期内。 地震发生时就地避险,选择比较安全的地方躲避。如躲在桌下、床下、坚固家具旁或厨房、卫生间、楼梯间等不易倒塌的空间;蹲在地上,保护头、胸等要害部位。 震动间隙或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