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5460

【核心素养】3.3 化学方程式(第3课时)分层练习(含解析)

日期:2025-03-30 科目:科学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12次 大小:1140015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核心,素养,化学方程式,3课时,分层,练习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3.3 化学方程式(第3课时)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知道质量守恒定律是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理论依据;学会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简单计算,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步骤。 科学思维:培养学生按照化学特点思考的良好习惯和熟练的计算能力。 探究实践:模仿着进行化学方程的计算,熟悉计算步骤及方法。 态度责任: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0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1.在化学反应2A+B2===2C中,已知20克A和足量B2充分反应后,生成30克C。已知B2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2,则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A.20 B.32 C.48 D.96 2.碳在氧气中燃烧,下列说法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 A.8g碳和3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11g二氧化碳 B.6g碳和16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22g二氧化碳 C.6g碳和20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26g二氧化碳 D.32g碳和12g氧气完全化合,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3.在化学反应A+B2=AB2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8gA和5g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2的质量是( ) A.10g B.13g C.16g D.18g 4.在反应X+2Y=R+2M中,已知R和M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与Y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则在此反应中Y和M的质量比是( ) A.12:9 B.23:9 C.32:9 D.16:9 5.把6克碳在24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30克 B.22克 C.32克 D.44克 02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6.氢化钙(CaH2)固体是登山运动员常用的能源剂,用它和水反应可以生成氢气,利用氢气燃烧提供能量。 (1)已知CaH2和水反应的反应方程式为:CaH2+2H2O=X+2H2↑,写出X的化学式 。 (2)现需要制取16g氢气,理论上消耗氢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相比于电解水制取氢气,用该药品制取氢气有什么优点? (写出一点即可)。 7.某同学从定量角度研究双氧水制取氧气的过程,对原实验进行部分改进,增加了称量操作。具体做法是:取10%的双氧水和少量的二氧化锰放入气体发生装置,并对反应前后混合物的质量进行称量,记录如下: 反应过程 反应前 反应后 质量变化(不含容器质量) 34.3g 32.7g 若反应后,双氧水分解完全且氧气全部逸出,该同学得出的结论中,不合理的是( ) A.反应速率逐渐加快 B.最多得到氧气的质量为1.6g C.催化剂二氧化锰的质量为0.3g D.反应得到水和氧气的质量比为9:8 8.小实为了测定实验室中氨酸钾药品是否纯净,取2.5g该药品与0.5g二氧化锰混合。加热该混合物t1时间后(假设杂质不参加反应),冷却。称量剩余固体质量,重复以上操作,依次称得在t1、t2、t3、t4时剩余圈体的质量,记录数据如图:(化学方程式:) (1)在 (选填“t1”、“t2”、“t3”“t4”)时,剩余固体中还有氯酸钾; (2)实验中生成氧气的质量是 g; (3)计算该药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并判断该药品是否纯净? 9.实验室购买了一批双氧水(H2O2)溶液,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测定其质量分数,他们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其实验的操作步骤如下: ①组装仪器,并检查气密性; ②在A、B、C三个仪器中装入药品,其中双氧水溶液质量为50g; ③用电子称称量出整套装置的总质量为498.6g; ④关闭a处止水夹,打开A仪器的阀门,向锥形瓶中加入全部的双氧水溶液,随即关闭A仪器的阀门; ⑤充分反应后,打开a处止水夹,向装置中持续缓慢地鼓入X气体。 ⑥第二次称量整套装置的质量为497g; (1)本实验采用的装置中,A仪器的名称是 。 (2)为尽可能减少测量误差,请结合测量原理判断,操作⑤鼓入的X气体是 。 A .氮气 B.经干燥处理的空气 C.除去氧气后的空气 (3)根据题意,计算双氧水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科学中常常出现“1+1≠2”的有趣现象,但也有例外,下列符合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