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 第4节 二氧化碳(2) 第3章 空气与生命 引入新课 1、二氧化碳有哪些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二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性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化学性质: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也不能燃烧,不能供给呼吸,二氧化碳能跟水反应生成碳酸,二氧化碳能跟澄清的石灰水反应,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2、如何检验二氧化碳? 澄清石灰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难溶于水的白色沉淀 新课教学 3、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是怎样的?用双氧水和氯酸钾制氧气的装置一样吗?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MnO2 H2O2 双氧水制氧气 氯酸钾制氧气 由于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的条件不同,所需的装置也不同 那么二氧化碳又应该选取怎样的装置呢? 新课教学 一、二氧化碳的制取 1.原料: 大理石或石灰石 (主要成分CaCO3) 稀盐酸(HCl) 2.原理: H2O + CO2 CaCO3 + HCl = CaCl2 + 2 活动 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包括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两部分。如果在实验室中制取二氧化碳气体,你选择的装置是表中的 _____。 b、c 理由: 根据二氧化碳制取原理,固体与液体反应且不需要加热,所以不能选用a发生装置; 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溶于水,所以选用c收集装置。 新课教学 2.怎样检查气体发生装置的气密性? 按图所示组装好装置,用弹簧夹夹住导管(橡皮管),往长颈漏斗里倒水,当长颈漏斗末端浸没在水中后,若长颈漏斗中的液面不再下降,说明气密性良好。 新课教学 3、在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该考虑哪些因素?在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又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确定气体发生装置时,应该考虑反应物的状态(固态、液态还是气态),还要考虑反应条件(是否需要加热等)因素。 反应物是固体,反应需要加热 固液反应,反应不需要加热 新课教学 确定气体收集装置时,应该考虑生成的气体的密度大小(与空气相比),以及气体的溶解性(能否溶于水)等因素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大 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密度小 气体在水中溶解度较小 新课教学 视频: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选择 新课教学 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步骤: (1) 按图组装好制取二氧化碳的简易装置,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在锥形瓶中加入几小块大理石,塞紧带有长颈漏斗和导管的橡皮塞。 (3)把气体导管插入集气瓶中,导管口应处在接近集气瓶的瓶底处。 尽量排尽空气,使收集到的二氧化碳气体较纯净 新课教学 (4)通过长颈漏斗加入适量的稀盐酸,锥形瓶中立刻有气体产生。 思考:能不能用浓盐酸或稀硫酸来代替? 浓盐酸具有挥发性,使制得的二氧化碳气体中混有氯化氢气体而不纯。 生成微溶的硫酸钙,很容易沉淀下来将大理石包裹住,使反应很快停止 CaCO3+H2SO4=CaSO4+H2O+CO2↑ 新课教学 (5)片刻后,把燃着的火柴放到集气瓶口的上方,如果火柴很快熄灭说明集气瓶中已经收集满二氧化碳气体,盖好毛玻璃片,将集气瓶口向上放在桌子上备用。 思考: 为什么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呢?能用排水法收集吗? 因为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 因为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 二氧化碳验满的方法: 将燃着的火柴放在集气瓶口,若火柴熄灭,说明二氧化碳已收集满。 新课教学 视频:二氧化碳的制取 新课教学 如图是某学生设计的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二氧化碳气体的装置图。指出图中的错误之处,并说明原因。 错误1: 制取装置中,长颈漏斗下端管口没有插入液面下形成液封。 后果: 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会从长颈漏斗处逸出到空气中,导致收集不到气体。 错误2: 收集装置中, 导管没有伸到集气瓶底。 后果: 空气不易排出,收集到的气体纯度不高。 新课教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