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统编版六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综合提升卷 时间:60分钟 分值: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总分 得分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1分) 1.“百里不同风,于里不同俗,万里不同情。”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交往中形成的( ) ,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各美其美、美人之美、( )、天下大同”,善于发现和欣赏其他文化之美,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 )。 3.中国的( )流域、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具有( )的特征。 4.古巴比伦、( )、古埃及、( ),被称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5.在世界海陆分布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 )大洲和( )大洋。 6.金字塔是( )文明的象征,它是安葬( )的陵墓。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7.追溯人类文明发祥地,我们发现人类早期文明都位于大河流域,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是( )。 A.尼罗河流域 B.湘江流域和淮河流域 C.印度河中游 D.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 8.2024年5月31日, “有美玉于斯———山西周代出土玉器展”在深圳市南山博物馆重磅开幕。周代玉器独具特色,用料讲究、造型独特、纹样优美流畅,工艺巧夺天工。中国玉文化源远流长,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殷墟曾出土了( )等文化遗存,展现了中国商代晚期辉煌灿烂的文明。 A.刻有文字的甲骨、鸮尊、玉龙 B.骨耜、小口尖底瓶 C.兵马俑 D.书画、瓷器 9.生活在两河流域的人们在和洪水的斗争中,学会了修堤坝、引渠灌溉和发展农业。“两河流域”指的是哪两条河之间的地方( )。 A.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B.长江和黄河 C.尼罗河和密西西比河 D.印度河和恒河 10.我国历史悠久,有众多文化遗产,如殷墟、万里长城、北京故宫、龙门石窟等等。为保护这些文化遗产,我们应该( )。 ①积极宣传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②不在文物古迹上面乱涂乱画 ③发现有人破坏,主动劝阻制止 ④随便攀爬文物古迹、寻宝盗宝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1.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中的“两河流域”指的是( )。 A.黄河和长江流域 B.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C.印度河和恒河流域 D.尼罗河和刚果河流域 12.建筑作为一种文化,与各地自然环境相适应。关于世界各地的建筑风貌,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在东南亚很多地区,气候炎热,人们居住在干栏式房屋里,既通风又防潮 B.在非洲草原上,人们用牛粪、泥土建造“牛粪屋” C.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牧民居住在搭建和拆卸都方便的蒙古包里 D.四川盆地的居民因黄土的疏松直立性质,就地取材,开挖了窑洞 13.我们发现早期文明区域都有文字出现,常见的有中国的( ),古巴比伦的楔形文字和古埃及的象形文字。 A.甲骨文 B.金文 C.繁体字 D.竹简 14.地理环境的差异造成了建筑景观的诸多不同,在辽阔的内蒙古大草原上,牧民居住在( )。 A.牛粪、泥土建造的“牛粪屋”里 B.既通风又防潮的干栏式房屋里 C.搭建和拆卸都很方便的蒙古包里 D.各种造型粉墙黛瓦的四合院里 15.下列选项地名与特点搭配错误的是( )。 A.撒哈拉沙漠没有植被 B.亚马孙平原地势低平 C.东非高原树木稀少 D.北极地区气温很高 16.礼仪是约定俗成的,表示互相尊重,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礼仪。小刚和爸爸一起到泰国游玩,跟泰国人的见面礼仪是( )。 A.拥抱礼 B.握手礼 C.贴面礼 D.合十礼 17.在全球化时代,世界各国间的接触与交往日益频繁。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有时因文化差异而出现尴尬、矛盾和冲突。以下( )属于文化差异。 ①索菲是来华的法国留学生,她称赞中国同学小美穿得很漂亮便当面称赞,小美却说:“没有啦!随便穿穿。”索菲很是不解 ②小鹏第一次和父母去国外旅游,他们在餐厅用餐后服务员暗示他们付小费,小鹏表示不理解 ③在很多西方家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