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训练(十) 激素调节的过程(1) 知识点 血糖平衡的调节 1.一位科学家用高浓度的糖溶液饲喂一只动物,在接下来的3 h内,每隔0.5 h检查该动物血液中糖的浓度。下表是这项实验的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食用糖后的 时间/min 0 30 60 90 120 150 180 血糖浓度/ (×10-2 mg·mL-1) 75 125 110 90 75 75 75 A.该动物正常的血糖浓度是 B.食用糖后120 min,血糖浓度降至75×10-2 mg·mL-1,这主要是胰岛素分泌增多,促进血糖利用和转化的结果 C.食用糖后180 min,血糖浓度依然维持在75×10-2 mg·mL-1,这主要是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多,促进肝糖原分解的结果 D.该动物血糖浓度的变化过程只是激素调节的结果 D [血糖平衡的调节,主要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相互抗衡调节的结果,但这一过程中也有神经调节,D错误。] 2.下列有关胰岛素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没有胰岛素,葡萄糖不能进入细胞 B.胰岛素不足,葡萄糖进入细胞有障碍,但氧化分解不受影响 C.胰岛素不足,糖原合成减少,细胞供能正常 D.胰岛素不足,细胞供能出现障碍,此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增多 D [胰岛素能促进血糖进入组织细胞进行氧化分解,并非没有胰岛素,葡萄糖就不能进入细胞,A错误;胰岛素不足,则葡萄糖的氧化分解发生障碍,供能减少,B错误;胰岛素不足,则葡萄糖氧化分解供能减少,糖原合成减少,C错误;胰岛素不足会引起细胞供能障碍,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增多,D正确。] 3.下图表示一个健康人饭后血糖浓度的变化情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进食后1 h内,胰高血糖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升高 B.胰岛素在发挥作用后不改变,可长时间持续起作用 C.进食2 h后血糖浓度趋于稳定,调节血糖的激素停止分泌 D.进食后,肌细胞等对糖的摄取和储存速率将会加快 D [进食后1 h内,葡萄糖经小肠吸收进入血液,使血糖浓度升高,则胰岛素分泌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A错误;胰岛素在发挥作用后,被相关酶分解失去活性,B错误;进食2 h后血糖浓度趋于稳定,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仍在分泌且含量处于动态平衡,使得血糖浓度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错误;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在胰岛素作用下,肌细胞等对糖的摄取和储存速率加快,进而降低血糖浓度,D正确。] 4.下图是血糖调节模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ab段与ef段血糖浓度上升的原因相同 B.曲线bc段与de段血液中胰岛素变化趋势相同 C.fg段血糖维持相对稳定是神经—激素调节的结果 D.当血糖偏低时,胰高血糖素可促进肝糖原和肌糖原的水解以提高血糖浓度 C [曲线ab段血糖浓度上升是由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而ef段血糖浓度上升是由于肝糖原的分解,A错误;曲线bc段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上升,从而降低血糖浓度,de段时运动需要消耗大量葡萄糖,因此血液中胰岛素含量下降,两者血液中胰岛素的变化趋势不同,B错误;在血糖调节中,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C正确;肝糖原可以分解成葡萄糖,以维持血糖浓度相对稳定,而肌糖原不能分解为葡萄糖,D错误。] 5.下图是胰岛素调节血糖含量的模型,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甲表示的是胰岛B细胞 B.胰岛素作用的结果会反过来影响胰岛素的分泌 C.垂体可控制胰岛素的分泌 D.胰岛素能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 C [图中甲能分泌胰岛素,为胰岛B细胞,A正确;胰岛素分泌增加使血糖浓度下降,血糖浓度下降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B正确;胰岛B细胞的分泌活动不受垂体控制,C错误;胰岛素能够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D正确。] 6.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如果以正常小白鼠每次注射药物前后小鼠症状的变化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