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49057

【2024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调皮的小闹钟》聆听教案

日期:2025-04-20 科目:音乐 类型:小学教案 查看:51次 大小:21862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2
2024人,音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 cover
《调皮的小闹钟》教学设计 课型:聆听 设计者: 一、目标确定的依据 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 学习任务 1:趣味唱游 ·能按要求随音乐进行动作模仿、音乐游戏、角色扮演和舞蹈表演等,用身体律动表现音乐的 基本要素。 学习任务 2:聆听音乐 ·聆听或表现音乐的过程中,能根据音乐的情绪自然流露出相应的表情或做出体态反应,说出 音乐情绪的相同与不同,简要描述音乐表现的形象与内容。 ·在聆听音乐时能保持安静,注意力集中,参与音乐活动时能专注于音乐,不干扰他人。 学习任务 3:情景表演 ·能根据音乐特点进行动作创编或即兴表演,与同伴一起体验表现造型、扮演角色的乐趣,表 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 2.教材分析 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由美国作曲家、指挥家安德森作于1945年。乐曲为C大调、4/4,中庸的快板,采用回旋曲式写成。乐曲开始用木鱼声模仿钟摆的走动声。开始它很有规律,带有装饰音的主题。这种偶尔出现的装饰音和切分节奏,在单调乏味的四分音符节奏中,出现了一种不安分的性格和幽默的情绪。主题之后,是第一插部。它转成了G大调。旋律以附点音符为特色。主题再现,接第二插部。乐曲进行中不时插入闹钟的铃声和不规则的走动声。当主题第三次出现时,加有反复后接尾声,使得乐曲具有更为风趣的性格。 3.学情分析 一年级孩子特点:喜欢集体活动、好奇心强、喜欢听故事、求知欲望强适宜采用律动、图片相结合的手段,进行直观教学。《调皮的小闹钟》短小有趣,形象鲜明,教学中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音乐体验,引发想象和联想,鼓励学生表述自己的审美体验,培养听赏兴趣,逐渐养成聆听音乐的良好习惯。 二、学习目标 ⒈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⒉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创编歌词动作,增强学生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了解回旋曲这一特有的曲式结构。 学习重难点 学习重点:感受音乐所描绘的小闹钟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到时间的重要性。懂得珍惜时间。 学习难点:通过各种活动深入理解音乐结构。 教学设计 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 回顾旧知识,导入新知识。 导入部分 按照老师的要求复习演唱歌曲。 复习歌曲《时间像小马车》 1.用活泼愉快的歌声演唱《时间像小马车》。 2.歌曲唱得轻巧、跳跃而富有弹性,以增强歌曲的表现力。 3.同音反复中带有休止符号的旋律,要唱的干净清晰。 演唱声音轻巧,跳跃,有弹性,休止符干脆清晰。 ⒈聆听管弦乐《调皮的小闹钟》,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懂得珍惜时间。 ⒉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用打击乐器伴奏、创编歌词动作,增强学生表现力和创造力 3.通过参与音乐活动记忆主题旋律及插部音乐,了解回旋曲这一特有的曲式结构。 新知新学 活动一:完整聆听,整体感受 1.认真聆听,回答问题。 3.生:小闹钟的两种特效音“嘀哒、铃”。 4.听音乐感受节奏,在不规律的地方举手。 5幽默而诙谐、活泼而风趣 7.通过听与多次的拍击切分节奏,进一步感受与掌握切分节奏。 活动二:分段聆听 (一)聆听第一插部: 1.抒情、悠扬 2.用动作表现。 (二)聆听第二插部 1.生:8次 2.自由发言 3.聆听音乐,在铃声处喊出“起床啦” 活动三:完整聆听,总结乐曲的结构。 一名同学到台前在黑板上书写,其余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书写。 活动一:完整聆听,整体感受 1.同学们,小闹钟能提醒我们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什么时候该做什么,真是我们小朋友的好伙伴。但是,每天叫醒我们起床的小闹钟出问题了,不能按时叫醒她的小主人了,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