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科学 3.4 二氧化碳(第1课时) 分层练习 科学观念:了解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的存在;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及其应用。 科学思维: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判断,初步形成根据现象得出科学结论的能力。 探究实践: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性质,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初步掌握用实验来验证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态度责任:激发探究欲望,培养合作、积极思考的意识。 01 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 1.小林对二氧化碳(CO2)化学式表示的意义有如下四种理解,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表示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B.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 C.表示二氧化碳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D.表示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答案】C 【详解】CO2可以表示二氧化碳这种物质,1个二氧化碳分子、二氧化碳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还表示1个二氧化碳分子由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故选C。 2.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但是当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就会对人体有害.下表说明了空气中二氧化碳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 对人体的影响 1 使人感到气闷、头昏 4~5 使人感到气喘、头昏、眩晕 10 使人不省人事,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1)空气中二氧化碳超过正常含量时对人体有害,其原因是 。 (2)读了上表后,对你有什么启示?(写出一点) 。 【答案】 二氧化碳不支持呼吸,含量较大时使人窒息 房间应经常通风换气 【详解】(1)根据表格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可以看出,体积分数越大越有害,使人无法呼吸而死亡; (2)要减少二氧化碳,应注意定时开窗,保证通风,使新鲜空气进入。 02 二氧化碳的性质 3.下列实验现象只能反映二氧化碳物理性质的是( ) A. 紫色石蕊变红色 B. 石灰水变浑浊 C. 蜡烛熄灭 D. 杠杆左高右低 【答案】D 【详解】A、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水化合生成了碳酸,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A不符合题意; B、二氧化碳能使石灰水变浑浊,是由于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和水。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B不符合题意; C、蜡烛熄灭,是由于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既反映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又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C不符合题意; D、杠杆左高右低,是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只反映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4.用如图实验验证 CO2的性质。 (1)观察到短蜡烛熄灭后,关闭 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 。 (2)CO2 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实验中观察到纸花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 。 【答案】(1)CO2 不能燃烧、不支持燃烧,密度比空气大 (2) 没有排除 CO2使纸花变红的可能,没有对照实验 【详解】(1)观察到蜡烛熄灭说明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短蜡烛先熄灭,关闭K,片刻后长蜡烛熄灭,由此得到的结论是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 H2O=H2CO3,碳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由此并不能得出“CO2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的结论,理由是:没有排除二氧化碳使纸花变红的可能,没有对照试验。 03 二氧化碳的用途 5.二氧化碳的下列用途中,只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B.灭火 C.做温室气体肥料 D.制汽水 【答案】A 【详解】物理性质为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变化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A.干冰用于人工降雨,只需物理性质就表现出来,故A正确; B.灭火,即利用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了不然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B错误; C.做温室气体肥料,在做肥料的过程中有新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