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节 海洋权益与我国海洋发展战略 海洋权益 1.概念:是国家在海洋中享有的各种权利和利益的统称。主要包括在领海的主权,在毗连区、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等的主权权利和管辖权。 2.依据:主要包括国际法、《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内法、国家实践和历史证据等。 五、我国新时期海洋发展战略 1.目标: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国是指在开发海洋、利用海洋、保护海洋、管控海洋方面拥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家。 2.建设海洋强国的原因 (1)我国经济已发展成为高度依赖海洋的外向型经济,对海洋资源、空间的依赖程度大幅提高。 (2)在管辖海域外的海洋权益也需要不断进行维护和拓展。 六、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布局 战略布局 具体内容 坚持陆海统筹发展 要统筹陆海资源配置、规划布局、环境整治和灾害防治、开发强度与利用时序,统筹近岸开发与远海空间拓展 推动海洋经济发展 优化海洋空间开发格局;提升海洋传统产业,优先发展新兴海洋产业;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创新海洋科技 奉行科技先行战略,大力发展海洋高新技术,努力突破制约海洋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的技术瓶颈 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树立敬畏海洋、保护海洋的理念,把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把各种开发活动限制在海洋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保护好海域、海岛、海岸线生态环境,保护好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别重要的是控制陆源污染对海洋环境的损害 战略布局维护海洋权益 妥善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坚决维护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海洋权益,保障海洋及其资源开发的环境安全,进而实现建设海洋强国的宏伟目标 全面参与全球海洋治理 倡导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构建“蓝色伙伴关系”,通过双边及多边合作,与国际社会共同保护海洋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不断完善世界海洋规则制定,构建和平、公平的海洋秩序 1.海洋的战略地位和价值 (1)海洋是地球环境的调节器。 (2)海洋是生命的诞生地。 (3)海洋是资源宝库。 (4)海洋经济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5)海洋是国际政治、经济和军事斗争的重要舞台。 2.我国的海洋经济 发展成就 海洋经济总体实力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布局进一步优化,海洋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海洋科技创新与应用取得新成效,海洋管理与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海洋经济对外开放不断拓展 基本原则 改革创新、提质增效,陆海统筹、协调发展,绿色发展、生态优先,开放拓展、合作共享 优化海洋经济发展布局 优化我国北部、东部和南部三个海洋经济圈布局,加大海岛及邻近海域保护力度,合理开发重要海岛,推进深远海区域布局,加快拓展蓝色经济空间,形成海洋经济全球布局的新格局 推进海洋产业优化升级 调整优化海洋传统产业(海洋渔业、海洋油气业、海洋船舶工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盐业及化工业),培育壮大海洋新兴产业(海洋装备制造业、海洋药物和生物制品业、海水利用业、海洋可再生能源业),拓展提升海洋服务业(海洋旅游业、航运服务业、海洋文化产业、涉海金融服务业、海洋公共服务业),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促进海洋经济创新发展 支持海洋重大科技创新,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深化海洋经济发展试点,创新海洋人才体制机制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 强化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加强海洋环境综合治理,集约利用海洋资源,促进海洋产业低碳发展,提高海洋防灾减灾能力 加快海洋经济合作发展 推进海上互联互通建设,促进海洋产业有效对接,推动海洋经济交流合作,健全对外合作支撑体系 1.海洋权益的表现 位置 范围或宽度 权益 内水 领海基线向陆地一侧的水域 河口、港口、海湾、海峡等 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享有主权及其上空和底土 领海 邻接陆地领土和内水的一带海域 不超过12海里 沿海国领土的组成部分,沿海国享有主权及其上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