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件网) 哲学 (第1课) 马克思 主义哲学 辩证唯 物主义 历史唯 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第4课) 唯物辩证法(第3课) 社会历史观(第5课) 人生观、价值观(第6课) 辩证唯物论(第2课) 文化 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第7课) 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第8课) 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第9课) 《哲学与文化》 世界 是什么? 怎么样? 能否认识? 人的价值? 社会运行? 怎样认识? 辩证法 历史观、人生观、价值观 认识论 唯物论 辩证唯物论 唯物辩证法 第2课.探究世界的本质 第3课.把握世界的规律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联系、发展、矛盾的。 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基本观点)。 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矛盾分析的方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联系的观点 发展的观点 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的客观性 联系的多样性 整体和部分的联系 系统优化方法 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 发展的形式或状态(量变质变的辩证关系) 发展的总趋势(前进性曲折性的统一) (唯物)辩证法 思维导图 矛盾的观点 (对立统一规律) 矛盾的基本属性/矛盾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的关系 矛盾的普遍性 矛盾的特殊性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主次矛盾及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 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总特征 实质和核心: (根本观点) 最新考情分析 联系观 2022山东19(3);北京6; 辽宁10; 海南13; 2023北京5;浙江30;湖南9; 发展观 2022山东8; 浙江28; 山东9;湖南9; 矛盾观 2022山东7;辽宁20(1);浙江30; 2023 浙江31;北京16;浙江T18;山东18;湖南8; 参看《一轮复习提纲》 第三课 把握世界的规律 考点一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第一单元 探索世界与把握规律 年份 试题类型 考查考点 2023北京真题 选择题 联系的客观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 2023辽宁真题 选择题 联系的客观性 2023山东真题 选择题 联系的特征及整体部分关系 2023浙江真题 非选择题 系统优化方法 2022辽宁真题 选择题 考查联系的客观性 2022海南真题 选择题 系统优化方法、整体部分关系 最新考情分析 3.1 世界是 普遍联系的 联系的含义 联系的特征 普遍性 客观性 多样性 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与多样性 用联系的 观点看问题 联系的含义: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联系是普遍的 事物内部 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的 事物之间 任何事物都与周围其他事物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 整个世界 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 1.联系的普遍性 方法论 联系的普遍性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反对用孤立的观点看问题。 判断题 × 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 √ 2.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联系。 注意: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之中,没有一个事物是孤立存在的,普遍联系是无条件的。但联系具有普遍性,不等于任意两个事物都有联系,具体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有条件的。 (2022·北京高考)“银锭观山”是“燕京小八景”之一,曾是老城内展现山水城相融的景观。后来一些高层建筑出现在银锭观山的景观视廊内,连绵起伏的西山山脊线被“截”成了两段。《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明确提出恢复银锭观山景观视廊。2021年,相关建筑拆除后,银锭观山美景再现。这说明 A.城市记忆是人们的精神故乡,应尊重社会意识的独立性 B.完整恢复老城美景是重塑城市空间秩序的首要价值选择 C.抓住主要矛盾,统筹规划,可以恢复自在事物的联系 D.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才能实现山水城和谐相融 D 2.联系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