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50922

12《诗经》二首《关雎》课件(共28张ppt)

日期:2025-04-19 科目:语文 类型:初中课件 查看:87次 大小:89101319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1/9
诗经,二首,关雎,课件,28张,ppt
  • cover
(课件网) 曲 径 通 幽 , 寻 《 诗 经 》 之 美 。 作品简介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被儒家奉为经典,相传为孔子所编订。原本只称《诗》,后世才称为《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文体常识 体制 风(十五国风160) 雅(大雅、小雅105) 颂(周颂、鲁颂、商颂40) 风土之音 朝廷之音 宗庙之音 表现手法 赋 比 兴 “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学习目标 1.通过诵读,读出节奏和韵律,说出诗歌的形式美。 2.通过品读,分析人物形象,说出诗歌的内涵美。 3.通过拓展阅读,感知内容和揣摩语言,说出至真至纯的情感美。 情 境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三千年前我们的祖先用灵动、真挚的情思,创作出了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翻开《诗经》,首卷便是那流传千年的诗句:“关关雎鸠,在河之洲”。这节课我们通过赏读《关雎》完成“遇见《诗经》”的探究报告,一起探究《诗经》赋诗言志的能力和温柔敦厚的修养。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浅吟低唱 品诗韵 自由诵读,感受诗歌的音韵美。 扫除障碍 雎鸠( ) 窈窕( ) 逑( ) 参差( ) 荇菜( ) 琴瑟( ) 寤寐( ) 芼( ) 蒹葭( ) 溯洄( ) 萋萋( ) 晞( ) 湄( ) 跻( ) 坻( ) 涘( ) 沚( ) sì sè zhǐ jiān jiā qiú xī xìnɡ qī chí jī yǎo tiǎo mào sù huí jū jiū cēn cī wù mèi méi 情境任务———评价量规 能读出韵律, 描述诗歌意境,结合情感写出 独特感悟。 能根据理解说出《诗经》的价值, 用所学的一种手法写出感悟。 能读出节奏, 说出诗歌内容,写出感悟。 B A A + 壹 吟之诵之, 探究“诗之用” 读出节奏,读出韵律 “诗之用”,即《诗经》的语用,《关雎》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很强,意蕴悠长。读一读《关雎》,说一说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朗读效果? 一读节奏: 二读重章叠句: 三读韵律: “四言诗,二二节奏” 求、友、乐、流、采、芼,“重章叠句”中不同动词要重读。 韵脚:“鸠、洲、逑、流、求、友”,拖长调,音调的回环和谐 双声叠韵词:雎鸠、参差、辗转、窈窕,语气要缓和 请你把在《关雎》的形式特点进行梳理,完成“探究报告”的“诗之用”部分。可借鉴如下句式进行表达: 《关雎》的形式美,美在, 。 A+ A B 在满足A的基础上,语言上简洁凝练。 1.能写出句式的特点及表达效果; 2.能写出韵律特点及表达效果。 能写出句式和韵律的特点。 探究第一站 贰 推之敲之, 探究“诗之志” 《毛诗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可见,《诗经》中的“诗之志”是先民们内心最真挚的情感表达。 诗之志 1.读懂内容 学习支架: 联想、想象 3.读出内涵 (精神世界) 2.读出形象 学习支架:抓住人物的动作、情感变化 读懂内容 通过朗读,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内容,发挥联想和想象讲一讲《关雎》的内容。 学习支架:故事开头———碧蓝如洗的天空下,一条玉带般的河流静静流淌。温和的阳光铺洒在粼粼的河面上,参差不齐的荇菜在水中摇晃。河中的小岛上,芳草如茵,一对对雎鸠鸟在草丛里、在河水边悠然自得地玩耍、嬉戏…… 《关雎》作为一首爱情诗,为什么要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写起呢?请你根据学习提示,谈谈自己的理解。 支架:比是借物譬喻,即比喻;兴是托物起兴,指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即联想。比如“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