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 22553543

3.2.3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分层作业)(原卷版+解析版)--冀少版(2024)生物七下

日期:2025-03-31 科目:生物 类型:初中试卷 查看:38次 大小:319573B 来源:二一课件通
预览图 0
3.2.3,解析,生物,2024,少版,原卷版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生物学科 1.当今社会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是( ) A.传染病 B.糖尿病 C.心血管疾病和癌症 D.遗传病 【答案】C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种类及预防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心脑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危害,是当今严重威胁人类的主要疾病。 【详解】A.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生物体之间传播的一类疾病。具有传染性和流行性等特点,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但可以通过治疗治愈。所以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故不符合题意。 B.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可通过注射胰岛素来治疗,所以不是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故不符合题意。 C.心血管疾病指的是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这些疾病很难治愈;癌症更是无法治愈。故符合题意。 D.遗传病是指由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而引起的或者是由致病基因所控制的疾病。遗传病是指完全或部分由遗传因素决定的疾病,常为先天性的,也可后天发病。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下列各项中不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是(  ) A.先天性心脏病 B.高血压 C.冠心病 D.恶性肿瘤(癌症) 【答案】D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种类及预防 【分析】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 【详解】心血管疾病的种类很多,常见的有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先天性心脏病等。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除了遗传和先天性因素外,还包括人们的生活方式。如,食用过多的油脂类食物,容易造成心脏和血管壁的脂肪沉积,影响其正常功能,甚至引起动脉硬化、高血压等。长期酗酒和吸烟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都会损伤心脏和血管导致心血管疾病。精神紧张和长期心理压力过大,造成心理负担等也易导致心血管疾病,因此ABC正确, D错误。 故选D。 3.下列血管中如果发生病变,可能会导致冠心病的是( ) A.主动脉 B.冠状动脉 C.冠状静脉 D.肺静脉 【答案】B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种类及预防 【详解】试题分析:“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的简称。在主动脉的根部分出两条动脉,负责心脏本身的血液循环,称为冠状动脉。由于脂质代谢不正常,血液中的脂质沉着在原本光滑的动脉内膜上,在动脉内膜一些类似粥样的脂类物质堆积而成白色斑块,称为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这些斑块渐渐增多造成动脉腔狭窄,使血流受阻,导致心脏缺血,产生心绞痛,甚至发生梗塞,危及生命。 考点:心血管疾病的危害。 4.预防心脏和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是( ) A.少吃动物类脂肪 B.加强体育运动 C.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 D.以上都是 【答案】D 【知识点】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种类及预防 【分析】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如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精神压力、高血脂、高血糖等,所以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影响心血管疾病的因素很多,要从主导作用的因素答题。 【详解】心血管疾病是现代的第一大杀手,病因有内因和外因之分:内因主要是遗传高血压,外因是主导,有很多,其中占主导作用的是生活方式的不健康。预防时要改掉不良的生活方式,坚持每天运动,还有就是保护血管壁不受损伤,清除多余的胆固醇,保持血管流血通畅。所以良好的生活习惯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尽量少吃动物类脂肪,多吃蔬菜瓜果等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忌烟限酒等等都是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有效措施,还要保持积极乐观的精神状态,因此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5.心血管疾病患者逐年低龄化。下列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生活方式是( ) A.高盐高糖,烧烤不断 B.吸烟喝酒,熬夜工作 C.锻炼身体,心态平和 D. ... ...

    ~~ 您好,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 ~~